清熱退翳湯

QING RE TUI Y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鑑》五十二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肺經 17%
心經 15%
胃經 12%
脾經 7%
腎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清熱退翳湯

**組成:**梔子、胡黃連、木賊、赤芍、生地黃、羚羊角、龍膽草、銀柴胡、蟬蛻、甘草、菊花、沙苑子

**性味:**苦、寒

**歸經:**肝、膽、胃、腎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退翳

**主治:**熱盛上攻,目赤腫痛,羞明畏光,多淚翳障,流淚不止,迎風流淚,瞼緣紅腫,疼痛劇烈。

方解:

  • 梔子:苦寒,入心、肝經。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退翳。主治溫病熱盛,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目赤腫痛,喉痹咽痛,癰腫瘡毒。
  • 胡黃連:苦寒,入心、肝、肺經。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燥濕。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發斑發疹,口瘡咽痛,暑熱挾濕,熱淋澀痛,黃疸等。
  • 木賊:甘苦,微寒,入腎、肺經。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主治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肛,瘧疾,喉痛,癰腫等。
  • 赤芍:苦酸,微寒,入肝、血分。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主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 生地黃:甘苦,微寒,入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滋陰補血,活血化瘀。主治熱病傷陰,神昏譫語,吐血衄血,下血便血,陰虛發熱,消渴,口渴,咳嗽,咽痛,耳鳴,目赤,盜汗,午後潮熱,手足心熱,煩躁不安,失眠等。
  • 羚羊角:鹹寒,入心、肝經。清熱涼血,解毒通絡。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發斑發疹,口瘡咽痛,暑熱挾濕,熱淋澀痛,黃疸等。
  • 龍膽草:苦寒,入肝、膽經。清熱燥濕,清熱瀉火。主治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
  • 銀柴胡:苦寒,入肝、膽經。清熱解毒,退翳明目。主治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肝火上炎,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胸悶脅痛,腹痛泄瀉,嘔吐,腹瀉等。
  • 蟬蛻:甘寒,入肺、肝經。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咳嗽,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皮膚瘙癢,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等。
  • 甘草:甘平,入脾、肺、心經。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 菊花:甘苦,微寒,入肝、肺經。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
  • 沙苑子:甘平,入肺、腎二經。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用。

**禁忌:**脾胃虛寒,泄瀉者忌服。

臨牀應用:

  • 本方為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退翳之要方。
  • 常用於治療熱盛上攻,目赤腫痛,羞明畏光,多淚翳障,流淚不止,迎風流淚,瞼緣紅腫,疼痛劇烈。
  • 還可用於治療瘡癤腫毒,咽喉疼痛,口舌生瘡,大便祕結,小便不利等。

總結:

清熱退翳湯是一味中成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退翳的功效。主治熱盛上攻,目赤腫痛,羞明畏光,多淚翳障,流淚不止,迎風流淚,瞼緣紅腫,疼痛劇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梔子、胡黃連、木賊、赤芍、生地黃、羚羊角、龍膽草、銀柴胡、蟬蛻、甘草、菊花、沙苑子等清熱涼血、退翳明目之品為主,配以黃連解毒,甘草緩急和中,共奏清熱退翳、明目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退翳湯, 出處:《金鑑》五十二。 組成:梔子(微炒)、胡黃連、木賊草、赤芍、生地、羚羊角、龍膽草、銀柴胡、蟬蛻、甘草(生)、菊花、蒺藜。 主治:眼疳。疳熱上攻於眼,癢澀赤爛,眼胞腫疼,白睛生翳,流淚羞明,目不能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