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毒五虎丹

搜毒五虎丹

SOU DU WU H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學講義》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5%
胃經 27%
腎經 18%
脾經 9%
肝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搜毒五虎丹」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毒攻毒,以毒攻毒: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毒性,能引毒外出,散瘀止痛。在治療毒蛇咬傷、風濕痺痛等病症時,可發揮「以毒攻毒」的作用,將毒素引出體外。
  2. 通經活絡,祛風止痛:全蠍同時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痺痛、麻木等症狀,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全蠍在「搜毒五虎丹」中既發揮了「以毒攻毒」的功效,又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藥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搜毒五虎丹」方劑中包含蜈蚣,主要原因在於蜈蚣性寒,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之效。

蜈蚣善於搜風散結、通經活絡,對於風濕痺痛、麻木不仁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蜈蚣亦能解毒攻毒,對於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症狀亦具一定功效。

因此,在「搜毒五虎丹」方劑中,蜈蚣的加入,旨在發揮其解毒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搜毒五虎丹是一種具有清毒、解熱和消腫作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斑蝥,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強效的藥理作用。斑蝥的主要成分蟬噻烯具有抗腫瘤和消炎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組織代謝,從而有助於清理體內的毒素。此外,斑蝥還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對於治療各類毒邪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斑蝥的毒性也需謹慎使用,劑量和用法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來決定,以避免不良反應。由於其特有的藥性,斑蝥在搜毒五虎丹中的運用使得該方劑具備了更強的解毒和消炎效果,適合用於治療因毒邪引起的各種病症,特別是炎症和腫瘤等病變。這也顯示了中藥方劑的復雜性和整體性,需綜合考量各藥材之間的協同作用。

「搜毒五虎丹」方劑中包含「露蜂房」,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炎症反應,對於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露蜂房亦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可更好地治療毒蛇咬傷、外傷出血等病症。

綜上所述,露蜂房在「搜毒五虎丹」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病症。

搜毒五虎丹中包含蛇蛻,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解毒消腫: 蛇蛻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2. 活血通絡: 蛇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因此,搜毒五虎丹中加入蛇蛻,可增強其解毒消腫、活血通絡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搜毒五虎丹」乃傳統治療楊梅瘡(梅毒)及深入骨髓筋骱之毒的峻烈方劑,其組成與配伍展現中醫「以毒攻毒」之思維,以下分述:

一、傳統功效主治

  1. 楊梅瘡:明代《瘡瘍經驗全書》等典籍已載梅毒瘡瘍屬「穢毒浸淫」,多因風濕熱毒深伏血絡,或淫穢交媾傳染所致,發於肌膚見潰爛結痂,甚則「毒沉骨髓」致關節變形、筋骨疼痛。
  2. 骨髓筋骱之毒:指梅毒晚期深入骨骸關節之證,如「結毒潰爛,筋攣骨痛」(《外科正宗》),此際常需峻藥搜剔伏毒。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五類蟲藥為主,配伍大黃通泄,共奏「搜風剔毒、破瘀攻邪」之效:

  1. 全蠍、蜈蚣(五虎之二)

    • 辛溫走竄,善入經絡搜風拔毒,《玉楸藥解》謂其「穿透筋骨,逐濕除風」。二者相須,增強通絡止痛、攻毒散結之力,針對筋骨深伏之濕毒。
  2. 斑蝥、露蜂房(五虎之三、四)

    • 斑蝥辛熱大毒,破血逐瘀,外用腐蝕瘡瘍,內服可「下瀉毒氣」(《本草綱目》);露蜂房甘平有毒,祛風攻毒,《本草匯言》載其「能驅筋骨齟齬之邪」。二藥協力破潰頑毒,引邪外透。
  3. 蛇退(五虎之五)

    • 甘鹹平,質輕善走,既助他藥「通利關竅,搜剔風毒」(《雷公炮製藥性解》),又可引諸藥入皮膜筋絡,猶如嚮導。
  4. 煅製存性

    • 火煅減緩斑蝥等劇毒藥之烈性,保留攻毒效能,符合「制毒存效」原則。
  5. 生大黃為佐

    • 苦寒瀉下,使毒邪從二便分消,既防蟲藥燥熱傷陰,又寓「給邪出路」之機。
  6. 酒送服

    • 酒性辛熱,溫通血脈,助藥勢直達病所,《本草備要》云:「行藥勢,通血脈」。

三、方義推演

此方集中醫「毒藥攻邪」思想於一爐:

  • 蟲類藥集群:五種蟲藥各司其職,全蠍、蜈蚣主攻經絡,斑蝥、蜂房專剝蝕瘀毒,蛇退引經透表,形成立體「搜毒網絡」。
  • 攻補取捨:純用攻伐而無補益,反映古代對梅毒「急攻惡毒」的治療傾向,契合「邪去則正安」之邏輯。
  • 劑型設計:綠豆大小丸劑緩釋藥性,酒送服增強透達,避免過猛傷胃,體現峻藥緩投之智。

此方適用於毒邪壅盛、形氣未衰之證,其組方思路對後世治療頑固性梅毒、深部膿瘍等影響深遠,然須明辨證候輕重而施。

傳統服藥法


全蠍3個,蜈蚣1條,斑蝥3個(皆去頭足),露蜂房1個,蛇退1條。
上共煅存性,研細末,加生大黃末並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錢5分,以酒送下。取下惡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搜毒五虎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搜毒五虎丹, 出處:《外科學講義》。 組成:全蠍3個,蜈蚣1條,斑蝥3個(皆去頭足),露蜂房1個,蛇退1條。 主治:楊梅瘡,骨髓筋骱之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