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疔散

四疔散

SI DI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7.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肝經 33%
腎經 19%
脾經 14%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疔散方中包含露蜂房,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疔瘡腫痛,並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二、 活血化瘀,散結消腫: 露蜂房具有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四疔散方中加入露蜂房,可有效治療疔瘡腫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療效。

四疔散方劑中包含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蛇蛻性涼,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疔瘡腫痛,尤其是熱毒熾盛者,蛇蛻能清熱解毒,消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 蛇蛻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對於疔瘡引起的局部瘀血和組織損傷,蛇蛻能促進血液流通,化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疔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疔毒走黃,發腫神昏」,屬中醫外科急重症範疇。「疔毒走黃」意指疔瘡火毒熾盛,內攻臟腑,導致毒邪擴散;「發腫神昏」則為熱毒壅滯、蒙蔽清竅之象,可見局部紅腫熱痛加劇,伴隨高熱、神志障礙。此症危急,當以解毒透邪、逐瘀消腫為要。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土蜂窠(有子者)

    • 性味酸澀微溫,善走血分,古籍載其能「攻毒散結」,尤針對癰疽疔瘡。蜂窠具蜂卵者,其生發之氣更強,可助破血逐瘀、拔毒外透。
    • 蜂窠結構多孔,象形取義,喻其能「疏通壅滯」,化解熱毒纏結之勢。
  2. 蛇蛻(火煅存性)

    • 蛇蛻本為蛻皮之殼,稟風木之性,能「祛風止痙、解毒退翳」,煅後存性則增強收斂拔毒之效。
    • 其輕揚之質,可引藥力上行外達,助毒邪從表透發,避免內陷。

配伍思維:
二藥相合,一攻一透:

  • 土蜂窠直入血分,破瘀消腫,瓦解熱毒結聚;
  • 蛇蛻風性上行,開泄腠理,導邪外散。
    方中強調「少刻大痛,可救」,反映此藥藥性峻猛,通過劇烈痛感激發正氣抗邪,促使毒邪外泄,扭轉「走黃」危局。

潛在治療原理推測:
從現代角度看,土蜂窠或含蜂毒成分(如磷脂酶),具抗炎、促局部血液循環作用;蛇蛻含角蛋白,煅後可能生成活性炭樣物質,吸附毒素。二者協同或能緩解膿毒血症樣反應,但需進一步考證。

此方體現中醫「以毒攻毒」「通因通用」思路,針對疔毒壅盛階段,急挫病勢,為傳統外科急救用藥之峻劑。

傳統服藥法


土蜂窠(有子者)1兩,蛇蛻1條(泥裹,火煅存性)。
上為末,研和。每用2錢,白湯調下。少刻大痛,可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四疔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八。 組成:土蜂窠(有子者)1兩,蛇蛻1條(泥裹,火煅存性)。 主治:疔毒走黃,發腫神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