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飲

蜂房飲

FENG FANG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33%
腎經 33%
肝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蜂房飲方劑中包含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露蜂房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蜂房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可有效針對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
  2. 活血化瘀: 露蜂房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炎症消退和組織修復。對於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露蜂房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露蜂房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蜂房飲的清熱解毒功效,也提高了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使方劑能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蜂房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石發熱困苦」,此症多因體內結石(如泌尿系統結石)鬱積化熱,導致小便不利、灼痛,或伴隨發熱、肢體困重等症狀。其效在於「下石」(排出結石)、「除熱」(清解鬱熱),使砂石從小便排出,緩解熱結壅滯之苦。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露蜂房(炙)

    • 性味歸經:味甘微咸,性平,有小毒,歸胃經。
    • 傳統功效
      • 《本草綱目》載其可「攻毒殺蟲」,外用治瘡瘍,內服祛風止痛。
      • 本方取其「通利下竅」之能,善於疏通水道,破結滯,助砂石下移。
    • 現代推論
      • 可能通過抗炎、利尿作用,減少泌尿系統黏膜刺激,促進結石移動。
      • 蜂房中的膠質成分或可包裹結石表面,降低排出時的摩擦損傷。
  2. 煎服法解析

    • 以水3升煎至1升,分次頻服(每次5-6合,每日2次),旨在維持藥效濃度,持續沖刷水道。
    • 強調「石從小便下如細砂」,說明其作用機理為逐步溶解或碎裂結石,緩解症狀。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本方為單味方,直取其「通利攻散」之性,專注於:

  • 物理性排石:通過增加尿量與管道蠕動,推動砂石排出。
  • 解鬱熱:蜂房性平偏散,可疏泄局部鬱熱,緩解因結石阻塞引起的發熱與不適。

與其他方劑的差異

相較於複方(如「八正散」結合清熱利水藥),蜂房飲藥簡力專,適用於結石初起、熱象不盛者。其特點在於單味峻攻,需密切觀察排石反應,砂盡即停,避免過服傷正。

總結:蜂房飲以「通下除熱」為核心,通過蜂房的獨特作用,針對石結熱鬱之證,體現中醫「單刀直入」的治法思維。

傳統服藥法


露蜂房1升(炙)。下石,除熱。
上切。
以水3升,煮取1升,每服5-6合,每日2次。石從小便下如細砂,砂盡則停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蜂房飲,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二。 組成:露蜂房1升(炙)。 主治:下石,除熱。主治:石發熱困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