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蜂房湯
LU FENG F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胃經 12%
腎經 12%
肺經 12%
脾經 12%
膀胱經 12%
大腸經 12%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露蜂房湯以「露蜂房」為主要藥材,其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針對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 治蜂螫傷:露蜂房為蜂房的乾燥製品,本身是蜂類的排泄物,故對蜂螫傷有奇效。其寒涼之性可迅速消腫止痛,解除蜂毒的毒性,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露蜂房湯以露蜂房為主要藥材,可有效治療外感熱毒、蜂螫傷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露蜂房湯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止血: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控制蜂房引起的出血症狀,與露蜂房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治療蜂房病的作用。
- 燥濕止癢: 白礬還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減輕蜂房病引起的瘙癢和濕疹,配合露蜂房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緩解蜂房病患者的不適。
白礬在露蜂房湯中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有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蜂房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露蜂房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牙齒腫痛」,屬風火牙痛或牙齦腫脹之證。其用法為「熱渫冷吐」,即以藥液溫漱口齒,待涼後吐出,藉藥力外治局部腫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露蜂房(炙)
- 性味甘平,有毒,歸胃經。古用以祛風攻毒、散腫止痛,尤善治牙痛、癰疽。
- 炙後減其毒性,增溫通之效,能消散齒齦風火鬱結之腫痛。
礬石(燒灰)
- 即白礬(明礬)煅燒成枯礬,性澀寒,具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之效。
- 燒灰後澀性增強,可斂瘡消腫,兼緩解蜂房之毒,共成消腫止痛之功。
配伍邏輯
- 兩藥一溫一寒,蜂房散風熱結滯,礬石清熱收斂,協同攻邪而不助火。
- 「熱渫」使藥性透達患處,「冷吐」防熱邪上攻,符合牙痛屬火「熱者寒之」之治則。此方側重外治局部,直接作用于齒齦病灶,為古人簡效之法。
傳統服藥法
露蜂房(大者,炙)1兩,礬石(燒灰)1兩。
上為粗末。
每用2錢匕,水1中盞。煎十餘沸,熱渫冷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露蜂房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 組成:露蜂房(大者,炙)1兩,礬石(燒灰)1兩。 主治:牙齒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