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蛻拭方
SHE TUI SH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偏熱 (1.75)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蛇蛻拭方中包含蛇蛻,原因如下:
-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之效。蛇蛻為蛇類蛻下的皮膜,其富含膠原蛋白及多種氨基酸,對皮膚病、風濕痺痛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蛇蛻拭方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癬瘡、皮膚瘙癢等。蛇蛻的祛風止癢功效,可有效緩解皮膚病的症狀,而其解毒消腫的特性,則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蛇蛻拭方]主治「小兒口瘡」,此疾多見於幼兒,症見口腔黏膜潰爛、紅腫疼痛,或伴生白屑,妨礙吮乳飲食。古代醫家認為,口瘡成因或為心脾積熱上攻,或虛火上炎,或外感邪毒。蛇蛻性味甘鹹平,傳統用於清熱解毒、祛風退翳,外用取其輕揚之性,直接作用於瘡面,以收斂生肌、緩解疼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材特性:
- 蛇蛻為蛇類自然脫落之皮膜,質地輕薄,古人觀察蛇蛻皮後新生之象,引申其具「去舊生新」之效,符合中醫「象形取義」思維。其性平而微寒,能清熱解毒,外用可緩解局部熱毒蘊結之口瘡。
- 水漬軟化後,蛇蛻質地柔韌,適於直接擦拭患處,避免摩擦損傷,同時可能透過物理性清除瘡面穢物,促進癒合。
作用機理推測:
- 物理性清潔:濕軟蛇蛻擦拭可輕柔去除口瘡表面滲出物或腐肉,減少繼發感染。
- 藥性透達:蛇蛻所含角蛋白及微量礦物質可能形成保護膜,隔離刺激;其清涼之性可局部降火,緩解腫痛。
- 象徵療效:古人視蛇蛻為「蛻變重生」之象,用於皮膚黏膜病變,隱含「以皮治皮」「以外治外」的取類比象思維。
總結
此方簡便單一,契合古代民間療法「簡、便、廉、驗」特點。其效能基於蛇蛻的清熱收斂作用與物理擦拭的協同效應,針對小兒口瘡輕症,局部處理以達消腫生肌之效,符合傳統外治「就近祛邪」原則。
傳統服藥法
蛇蛻。
取蛇蛻,水漬令濕軟。拭口內瘡。1-2度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蛇蛻拭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 組成:蛇蛻。 主治:小兒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