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復全膏中包含蛇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蛇蛻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
- 祛風止癢: 蛇蛻亦具祛風止癢之效,能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對於因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皮膚損傷,蛇蛻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瘙癢。
因此,復全膏中加入蛇蛻,能發揮其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達到促進傷口復原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復全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瘰疬未破者:
瘰疬為中醫病名,指頸部淋巴結腫大結塊之症,多因痰火鬱結、氣滯血瘀所致,屬現代醫學「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範疇。「未破」強調此方適用於腫塊未潰爛流膿之階段,具有消散腫結、解毒通絡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蜜蜂(21個)
- 中醫特性:蜜蜂(或蜂體)性微溫,味甘,具「攻毒消腫」之效,古籍載其可「散結止痛」。
- 推理作用:其體內含蜂毒(蜜蜂若經油炸可能釋放部分成分),能刺激局部血液循環,破滯散瘀,助痰火瘀結消散。
2. 蛇蛻(7分5釐)
- 中醫特性:蛇蛻為蛇類自然脫落之表皮,味鹹甘、性平,歸肝經,傳統用於「祛風通絡、解毒散結」。
- 推理作用:取其「蛻皮」之象,象徵「剝脫病邪」,針對瘰疬之痰核,能軟堅透毒,引邪外達。
3. 香油(四兩)與光粉(二兩)
- 香油:滋潤緩和,作為溶媒助藥物成分釋出,兼保護皮膚。
- 光粉(推測為「鉛粉」或「輕粉」):古代外用方常見礦物粉,具收斂、乾燥、殺菌之效,配合他藥防止瘰疬化膿。
4. 製法與使用
- 慢火熬化:使藥性溶於油中,保留活性。
- 桑枝攪拌:桑枝具通絡之性,可能透過器具材質強化藥效滲透。
- 水浸七日:旨在去火毒(降低礦物粉刺激性),使藥性平和。
- 外貼患處:直接作用於局部,通絡散結。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毒攻毒」思路,結合動物藥(蜜蜂、蛇蛻)之活性與礦物藥(光粉)之收斂,透過外用滲透:
- 攻毒散結:蜜蜂與蛇蛻協同化解痰瘀毒滯。
- 通絡引邪:利用蛇蛻「蛻脫」意象,引病邪從表而出。
- 固斂防潰:光粉收斂,抑制腫塊潰破,配合香油潤護。
適於瘰疬初起未化膿者,體現中醫「外治消法」與「象形取效」之思維。
傳統服藥法
蜜蜂21個,蛇蛻7分5釐。
用香油四兩,入二味,慢火熬化,濾去滓,加光粉二兩,以桑枝急攪,候冷,在水中浸七晝夜,紙上攤。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復全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四。 組成:蜜蜂21個,蛇蛻7分5厘。 主治:瘰癧未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