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蛻餅子中包含蛇蛻,主要原因如下:
-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痙攣、消腫止痛的功效。 蛇蛻與龍蛻同為蛻皮之物,古人認為二者皆可入藥,可相互補益。
- 龍蛻餅子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 蛇蛻可祛風濕、通經絡,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治療效果。
因此,龍蛻餅子中加入蛇蛻,是基於其藥性與方劑組成原理,旨在增強祛風濕、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蛻餅子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痘瘡後,餘毒上攻咽喉,語聲不出」。痘瘡(如天花或水痘類疾病)癒後,熱毒未清,上行咽喉,導致局部腫脹、疼痛或聲門受阻,致使聲音嘶啞或失聲。蛇蛻以其祛風、解毒、退翳之性,針對痘毒餘熱鬱結咽喉之證,配合砂糖緩和藥性,助藥力直達病所。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蛇蛻(君藥)
- 性味歸經:甘鹹平,入肝經,兼走皮膚、咽喉。
- 關鍵作用:
- 解毒散結:古代本草載其能「解痘毒、疔毒」(《本草綱目》),燒存性後,炭質吸附力增,更利於清除局部鬱熱。
- 祛風利咽:風熱毒邪上攻咽喉時,蛇蛻可疏風透邪,緩解咽喉腫閉。
- 燒存性:麻油點火煅燒,取其輕揚上浮之性,引藥上行咽喉,炭化後增強收斂止血效果,適用於熱毒灼傷黏膜之症。
砂糖(佐使藥)
- 性味甘平,能緩和蛇蛻的氣味,便於小兒服用。
- 潤燥緩急:砂糖微潤,可防蛇蛻過於燥烈,兼能護黏膜,利咽止痛。
三、配伍邏輯與機理
此方設計簡潔,針對「熱毒壅滯」核心病機:
- 清解餘毒:蛇蛻燒炭後,既可清熱解毒,又能吸附局部滲出物,減輕咽喉腫脹。
- 局部給藥:製為餅子「嚼下」,使藥力持久作用於咽喉,類似含服療法,直接舒緩聲門。
- 輕清上達:麻油燃燒賦予蛇蛻升散之性,符合「治上焦如羽」的原則,專攻咽喉熱結。
四、延伸思考
此方呈現「簡效專攻」特色,反映古代對小兒用藥的考量:
- 避苦寒傷胃,以甘平砂糖調和。
- 燒存性降低蛇蛻腥燥,增強吸附毒邪之效,契合痘瘡後期「毒戀黏膜」的病理特點。
傳統服藥法
蛇蛻1條(用麻油點燈,燒存性)。上為細末,以砂糖拌為餅子。
嚼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龍蛻餅子, 出處:《續易簡方》卷五。 組成:蛇蛻1條(用麻油點燈,燒存性)。 主治:小兒痘瘡,餘毒上攻咽喉,語聲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