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帚散

CHUI ZHO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3

方劑組成解釋

炊帚散中包含蛇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祛風止痙: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解毒、舒筋活絡之效。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所致的抽搐、痙攣、麻木等症狀,蛇蛻能起到緩解作用。
  2. 消腫止痛:蛇蛻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腫痛等症。

總而言之,蛇蛻在炊帚散中發揮祛風止痙、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炊帚散」主治功效分析

炊帚散,根據《奇效良方》、《太平聖惠方》及《証治準繩‧瘍醫》等古籍記載,主要用於治療一種皮膚病,古籍中稱為「癧瘍」,其症狀表現為「面及項忽生白駁,狀如白癬」,即面部及頸部出現類似白癬的白色斑塊。

方劑組成及功效分析:

炊帚散的組成藥物主要包括:炊帚、甑帶、履底及蛇蛻。 方劑中並未明確說明各藥材的比例,但從多個版本記載來看,各藥材用量大致相等。

  • 蛇蛻: 古籍記載蛇蛻具有祛風除癢、舒筋活絡、止痛消腫、解毒殺蟲等功效。在炊帚散中,蛇蛻很可能主要發揮其祛風止癢、解毒的作用,針對癧瘍的瘙癢及可能的毒性感染。

  • 炊帚、甑帶、履底: 這三味藥材均為日常生活用品的殘留物,其藥用價值在古籍中並未詳細說明,其功效可能與其本身所帶有的某些微量元素或特殊物質有關。推測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吸附、收斂有關,有助於吸附毒素,或收斂患處,促進皮膚癒合。 這些藥材在製作過程中,經過火燒成灰,更突顯了其吸附和淨化的功能。 需注意的是,此三藥材成分複雜,其確切藥理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治療原理分析:

綜上所述,炊帚散治療癧瘍的機理可能是多方面的:

  1. 祛風解毒: 蛇蛻的祛風解毒作用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以消除導致癧瘍的風邪和毒邪。

  2. 吸附收斂: 炊帚、甑帶、履底經過特殊處理後,可能具有吸附毒素、收斂患處的作用,從而促進皮膚病竈的癒合。

  3. 外敷內服: 古方中提及外敷醋調藥膏,以及內服溫酒調服藥粉,表明炊帚散的治療方式是內服外敷並用,內服藥物從體內調理,外敷藥膏則直接作用於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月蝕時燒藥,可能與古人對天時地利的特殊理解有關,但其科學性有待考究。

總結:

炊帚散作為一種治療癧瘍的傳統中藥方劑,其治療原理可能涉及祛風解毒、吸附收斂等多個方面。 然而,由於方劑組成中一些藥材的功效和作用機制缺乏現代科學研究的支持,其療效和安全性仍需進一步探討。 需注意的是,本分析僅基於古籍記載和現有知識,並未進行臨牀驗證。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故炊帚半兩,甑帶半兩,履底半兩,蛇蛻皮半兩。
上以月燭夜,伺候正蝕時,都燒之成灰,研令細。
每服,不拘時候,以溫酒調服2錢,仍以醋調藥如膏,以塗傅(馬交)上即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炊帚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故炊帚半兩,甑帶半兩,履底半兩,蛇蛻皮半兩。 主治:癧瘍風,面及項忽生白駮,狀如白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