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痰丸

虛痰丸

XU T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胃經 26%
脾經 19%
腎經 7%
肺經 7%
大腸經 7%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虛痰丸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行氣化痰、消積導滯

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其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散結的功效,可疏肝理氣緩解氣滯痰阻,使痰液易於排出。同時,枳殼也能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食導滯,防止痰液的積聚。

因此,在虛痰丸中加入枳殼,能協同其他藥物,達到化痰止咳、理氣消積的效果,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虛痰丸中包含斑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破瘀散結,消痰止咳:斑蝥性辛熱,具有破瘀散結、消痰止咳之效。虛痰丸用於治療虛寒痰盛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斑蝥能化解痰瘀,改善氣道阻塞,有助於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和呼吸困難。
  2. 溫陽散寒,壯陽益氣:斑蝥還有溫陽散寒、壯陽益氣的作用。虛痰丸中其他藥材如鹿茸、肉桂等也具有溫陽補氣的作用,斑蝥的加入能增強溫陽散寒之功,改善因陽虛寒凝所致的痰盛症狀。

然而,斑蝥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且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虛痰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化痰散結: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較強的化痰散結作用,可有效改善因痰濕凝滯導致的胸悶氣喘、咳嗽痰多等症狀。虛痰丸主要用於治療虛寒痰盛,而全蠍的化痰功效正好能解決痰濕阻滯的病理問題。
  2. 通絡止痛:全蠍具有通絡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痰濕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虛痰丸除了化痰外,也常用於治療因痰濕凝滯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而全蠍的通絡止痛功效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中藥方劑[虛痰丸]的組成中包含蜈蚣。蜈蚣具有解毒殺蟲、化痰止咳的作用,但其含有毒性成分,對人體有潛在風險。蜈蚣的毒性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或中毒,因此現代醫療中不再推薦使用蜈蚣。應選擇安全的藥材來替代蜈蚣,以保護患者健康。

虛痰丸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氣,助痰化解: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虛痰多因脾虛不運,痰濕凝聚所致,大棗能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使痰液得以化解。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虛痰丸中多用辛燥之品化痰,容易燥傷津液。大棗性甘潤,能緩和藥性,避免燥烈傷津,使藥物更平和有效。同時,大棗也能增強藥物補益脾氣之效,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虛痰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虛痰丸主治「頸前瘰癧」,即現代所稱之淋巴結核(瘰癧)、慢性淋巴結炎等結塊性疾病。此症多因痰濁凝結、氣血瘀滯所致,好發於頸側或頷下,初期為硬結,久則化膿潰爛,纏綿難癒。此方以消痰散結、攻毒潰堅為法,使未潰者消散、已潰者收斂,並強調「久服可痊」,顯示其針對慢性、頑固性瘰癧之療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組方結構分析

  • 攻毒逐瘀

    • 斑蝥(去頭足翅):性猛有毒,能破血逐瘀、攻毒散結,直接腐蝕瘰癧頑痰死血。
    • 全蠍、蜈蚣:通絡搜風、解毒散結,協同斑蝥增強攻堅之力,破除痰瘀膠結。
    • 穿山甲(炙):穿透走竄,專消癰腫瘰癧,助藥力深入病所。
  • 調和藥性與護胃

    • 大棗(煮爛去皮核):甘緩補中,緩和斑蝥等峻烈之性,並護胃氣,防止攻伐太過。
    • 枳殼(去瓤):理氣寬中,與斑蝥、全蠍同煮後,取其氣藥行滯之性,助痰瘀消散。
    • 元米(粳米)炒黃:健脾和胃,為丸時兼顧固護中焦。
  • 引經與增效

    • 白毛夏枯草湯送服:此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為治瘰癧常用藥,引藥力直達病竈。

2. 製法邏輯

  • 特殊炮製:將斑蝥、全蠍藏於枳殼內煮爛,旨在緩釋其毒性,並借枳殼行氣之力導藥入絡;後炙脆研粉,保留峻烈之性,專攻結核。
  • 丸劑設計:以棗泥、米粉製丸,一則緩釋藥效,二則減輕對脾胃刺激,適應長期服用需求。

3.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結合蟲類藥搜剔通絡之力,針對瘰癧痰瘀互結、經絡壅滯之病機:

  • 斑蝥腐蝕痰核,破血通路;
  • 全蠍、蜈蚣通絡散結,防止痰瘀再生;
  • 穿山甲引藥透達,瓦解深伏之邪;
  • 大棗、元米調和峻猛,確保久服不傷正。

全方體現「以毒破結,緩攻收功」之思路,適用於痰瘀膠固之頑症,惟須嚴格掌握劑量與療程。

傳統服藥法


枳殼(去瓤)82個,斑蝥(去頭足翅)80只,全蠍40只,蜈蚣10條,大棗半斤(煮爛,去皮核)。
將枳殼內藏斑蝥2只,全蠍1只,對合,苧線結緊,放水中煮極爛,然後取出枳殼 內斑蝥、全蠍,炙脆研細;再用炙山甲5錢,炙蜈蚣10條,共研細,入枳殼內,與棗子杵極爛;再加元米7-8合,炒黃磨末,入藥共杵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白毛夏枯草湯送下,5錢為度。未成即消,巳潰即斂,然久服可痊,少者兩月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多痰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虛痰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枳殼(去瓤)82個,斑蝥(去頭足翅)80隻,全蠍40隻,蜈蚣10條,大棗半斤(煮爛,去皮核)。 主治:頸前瘰癧。

虛痰丸,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引《章氏經驗方》。 組成:炙山甲片末250g,炙全蟲末125g,炙蜈蚣60g(研末),斑蝥末30g。 主治:消腫軟堅。主治:癰疽,無名腫毒,腫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