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荊芥散

DA JING J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脾經 20%
心經 14%
肺經 14%
胃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大荊芥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透疹止癢: 荊芥可促進汗腺分泌,有助於疏散體內鬱熱,對於麻疹、風疹等疾病,可起到透疹止癢、促進病邪外出的作用。

因此,荊芥作為大荊芥散中的主要成分,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疾病,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

大荊芥散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活血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滋陰等功效。與大荊芥、防風等藥物搭配,可疏散風熱,活血止痛,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改善血瘀: 當歸為補血良藥,可改善血虛,而風熱感冒常導致血瘀,影響氣血運行。加入當歸,可以補血養血,改善血瘀,促進氣血流通,加快病程恢復。

大荊芥散中加入紅花,是為了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

紅花味辛、性溫,入心、血二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而大荊芥散主治風寒感冒、頭風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紅花加入其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頭痛、鼻塞等症狀,並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大荊芥散中包含烏藥,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方中荊芥、防風等辛涼解表藥,可疏散風寒,但易傷陽氣,而烏藥可溫通氣血,協調解表藥的寒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陽氣,並增強止痛功效。
  2. 溫中散寒:大荊芥散主治風寒感冒,伴有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烏藥可溫中散寒,暖胃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緩解寒邪鬱結引起的胸悶、脘腹脹痛等不適。

大荊芥散方中包含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濕熱:澤蘭性微寒,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濕熱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荊芥、防風等相配合,可有效祛除風熱之邪,清利濕熱,改善因風熱濕邪所致的頭痛、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澤蘭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可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適用於風熱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荊芥散」,主要成分是荊芥、當歸、紅花、烏藥、澤蘭。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澤蘭,味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的作用。因其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特性,常被運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水腫、跌打損傷等症狀。澤蘭還具有利尿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性病症、產後水腫、血虛浮腫等疾病。

「大荊芥散」方劑組成中,當歸、紅花、澤蘭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烏藥、荊芥具有散風寒、解表止痛之效。各藥合用,共奏散風熱、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大荊芥散」常被運用於治療婦人經期正值進行中,因為天氣炎熱怕熱,洗澡時受了風,風邪從子宮入口進入,與產後受風沒有什麼不同,頭面四肢腫脹,脖子僵硬急迫,背部疼痛,身體高熱,症狀類似傷寒。

傳統服藥法


荊芥(炒黑)3錢,黑小豆(炒,研)半升,當歸(薑汁拌炒)3錢,紅花1錢,烏藥1錢,澤蘭1錢。
水兩碗,酒小半盞同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不宜在感冒發熱、體溫較高時服用。

相關疾病


背痛脖子頸項酸痛肩前部肩痛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

相同名稱方劑


大荊芥散,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荊芥(炒黑)3錢,黑小豆(炒,研)半升,當歸(薑汁拌炒)3錢,紅花1錢,烏藥1錢,澤蘭1錢。 主治:婦人經正行,因天暑畏熱,浴時受風,風從胞門而入,與産後受風無異,頭面四肢發腫,項強頸急,脊背痛,身體壯熱,狀類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