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丸

跌打丸

DIE D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心經 21%
脾經 17%
腎經 8%
膽經 4%
心包經 4%
肺經 4%
膀胱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跌打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淤血,緩解跌打損傷造成的腫脹疼痛。
  2. 補血益氣,促進恢復:跌打損傷常伴隨氣血虧虛,當歸能補血益氣,滋養筋骨,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患者的康復。

總而言之,當歸在跌打丸中的加入,能有效改善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腫痛,並促進氣血恢復,加速康復。

跌打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常伴有瘀血腫痛,川芎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並能溫經散寒,緩解疼痛。

此外,川芎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傷口癒合,因此在跌打丸中加入川芎,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跌打丸中加入土鱉蟲,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土鱉蟲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破血逐瘀、消腫定痛、續筋接骨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治療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骨折筋傷等症狀。

此外,土鱉蟲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補充人體所需營養,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因此,跌打丸中加入土鱉蟲,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癒合的綜合功效。

跌打丸中包含血竭,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腫疼痛有顯著療效。
  2. 止血生肌:血竭亦具止血生肌作用,能幫助傷口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有利於跌打損傷後傷口恢復。

因此,血竭在跌打丸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帶來的疼痛、瘀腫等症狀,促進傷勢恢復。

跌打丸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常伴隨瘀血腫痛,沒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減輕疼痛。
  2. 生肌止痛: 沒藥還能促進傷口癒合,生肌止痛。跌打損傷後,組織損傷,沒藥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沒藥在跌打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促進傷勢恢復。

跌打丸中加入乳香,是因其具有以下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

  1. 活血化瘀:乳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有助於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和淤青。
  2. 消腫止痛:乳香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能減輕組織的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幫助傷患恢復。

跌打丸中加入自然銅,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自然銅為銅的單質,性寒,味甘,入肝經。其具有涼血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在跌打損傷中,常伴隨瘀血腫痛,自然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同時也能緩解疼痛。

此外,自然銅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預防傷口感染。因此,跌打丸中加入自然銅,可以起到綜合治療跌打損傷的作用。

中藥方劑[跌打丸]的組成中包含[馬錢子],是因為馬錢子具有強效的祛風止痛、消腫作用。馬錢子能夠有效地減輕跌打損傷、瘀血腫脹等問題,在方劑中添加馬錢子可以提高治療外傷和痛症的效果。然而,由於馬錢子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跌打丸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為其發汗解表、通經活絡之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利水消腫之效。跌打損傷常伴隨瘀血腫痛、氣血運行不暢,麻黃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氣血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此外,麻黃亦可散寒止痛,對於跌打所致的寒邪入侵,起到疏風散寒的作用。因此,跌打丸中加入麻黃,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加速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跌打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跌打丸主治「跌打損傷,皮膚青腫,瘀血疼痛,傷筋動骨,閃腰岔氣」,其核心病機為外力衝擊導致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此方以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續筋接骨為主要作用,針對以下病理環節:

  1. 瘀血阻絡:外傷後局部血液溢出脈外,形成瘀血,阻礙氣血運行,表現為腫痛、青紫。
  2. 氣機不暢:外力衝擊易致氣滯,氣行不暢則加重血瘀,引發脹痛或竄痛(如閃腰岔氣)。
  3. 筋骨損傷:嚴重外力可傷及筋膜骨骼,需活血兼補肝腎以強筋骨。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跌打丸組方涵蓋「活血化瘀、行氣導滯、續筋強骨」三類藥物,層次分明:

1. 活血化瘀為主導

  • 破血逐瘀:西大黃、劉寄奴、蘇木、桃仁、土鱉蟲、紅花、凌霄花、赤芍、牡丹皮、自然銅、血竭等,直接針對瘀血,破散陳瘀,促進新血再生。
    • 土鱉蟲自然銅為傷科要藥,擅長接骨續筋,治「傷筋動骨」。
    • 血竭乳香沒藥活血兼生肌,改善局部疼痛與組織修復。
  • 涼血活血:牡丹皮、赤芍兼清瘀熱,防瘀久化熱。

2. 行氣止痛為輔助

  • 理氣疏滯:青皮、枳實、香附、降香、檳榔、延胡索,疏通氣機以助血行,治「閃腰岔氣」等氣滯脹痛。
  • 消積化滯:山楂肉兼消食積,防氣滯血瘀夾雜胃腸不運。

3. 補益肝腎為根基

  • 強筋壯骨:五加皮、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配合活血藥促進筋骨損傷恢復。
  • 養血和血:當歸、川芎養血行血,防破血過猛傷正。

配伍特點

  • 攻中寓補:大隊破血藥中佐當歸、川芎養血,五加皮、牛膝補益,避免耗傷氣血。
  • 氣血同調:行氣與活血並重,符合「氣行則血行」之理,增強散瘀之效。

方劑運用原理

此方通過**「破瘀—行氣—補虛」**三聯機制,針對外傷後的病理變化:

  1. 初期以破血散瘀為主,快速疏通局部瘀堵。
  2. 中期行氣助血行,緩解氣滯所致脹痛。
  3. 後期補肝腎、養氣血,支持組織修復。

全方重在「通」與「消」,體現中醫傷科「以動制靜」的治療思想,使瘀去新生、筋骨得養。

傳統服藥法


西大黃8兩,青皮2兩,劉寄奴4兩,蘇木2兩,桃仁4兩(去皮尖),炒枳實2兩,五加皮4兩,川芎2兩,土鱉蟲4兩(酒浸),降香2兩,山楂肉4兩,京三稜2兩,懷紅花3兩,凌霄花2兩,西當歸3兩,赤芍2兩,延胡索3兩,威靈仙2兩,川牛膝3兩,花檳榔2兩,牡丹皮3兩,制乳香1兩,制香附3兩,制沒藥1兩,蓬莪朮2兩,自然銅1兩(煅),上血竭1兩。舒溺活血,散瘀止痛。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錢約做20丸。
每服2-3錢,用開水或黃酒溫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品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症狀,如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 本品有發汗解表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汗的症狀,如有感冒、發熱等症狀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跌打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當歸1兩,川芎1兩,土鱉蟲1兩,血竭1兩,沒藥(炙)2兩,乳香(炙)2兩,自然銅(煅)2兩,馬錢子(去毛,炙)2兩,麻黃2兩。 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皮膚青腫,瘀血疼痛。傷筋動骨,閃腰岔氣。

跌打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組成:赤芍2兩,蘇木1兩,枳殼(麸炒)1兩,紅花1兩,三七2兩,錦紋大黃3兩,乳香(去油)1兩,生地2兩,澤瀉1兩,土鱉1兩,澤蘭1兩半,當歸2兩(酒洗),桃仁(去皮尖)1兩,血竭1兩,沒藥(去油)1兩半。 主治:跌打損傷,腫脹青紫,疼痛不止。

跌打丸, 出處:《中藥制劑手冊》。 組成:香附(醋炙)14兩,生蒲黃8兩,白及8兩,赤芍8兩,陳皮8兩,五靈脂6兩,三七2兩,木香2兩,大黃14兩,玄胡(醋炙)8兩,續斷8兩,烏藥8兩,三棱(醋炙)8兩,莪朮(醋炙)8兩,紅花8兩,川芎8兩,鬱金8兩,枳實(炒)8兩,丹皮8兩,青皮(炒)8兩,防風8兩,威靈仙6兩,歸尾14兩。 主治:活血止痛,舒筋活絡。主治:由跌打外傷引起之筋骨扭傷,瘀血積聚,紅腫疼痛,閃腰岔氣等症。

跌打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制乳香6錢,土鱉蟲4錢,防風4錢,當歸尾4錢,丹皮4錢,木通4錢,漢三七8錢,甜瓜子4錢,骨碎補4錢,生白芍6錢,甘草6錢,枳實(麸炒)4錢,蘇木6錢,桃仁(去皮)4錢,色薑黃3錢,制沒藥6錢,血竭6錢,劉寄奴4錢,續斷4兩,赤芍8錢,桔梗4錢,紅花6錢,三棱(醋制)6錢,煅自然銅(醋制)4錢。 主治:散瘀活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鐵木打傷,青紫紅腫,疼痛不止。

跌打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組成:西大黃8兩,青皮2兩,劉寄奴4兩,蘇木2兩,桃仁4兩(去皮尖),炒枳實2兩,五加皮4兩,川芎2兩,土鱉蟲4兩(酒浸),降香2兩,山楂肉4兩,京三棱2兩,懷紅花3兩,淩霄花2兩,西當歸3兩,赤芍2兩,延胡索3兩,威靈仙2兩,川牛膝3兩,花檳榔2兩,牡丹皮3兩,制乳香1兩,制香附3兩,制沒藥1兩,蓬莪朮2兩,自然銅1兩(煅),上血竭1兩。 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及遠年勞傷之筋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