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牡丹煎丸

小牡丹煎丸

XIAO MU DAN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0%
脾經 20%
腎經 15%
胃經 10%
肺經 10%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牡丹煎丸方劑中包含高良薑,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燥濕、散寒止痛的特性。

高良薑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疼痛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其辛溫之性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燥濕之性則可祛除寒濕,使氣血流通,緩解疼痛。因此,在小牡丹煎丸中加入高良薑,可以增強其散寒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寒濕引起的病症。

小牡丹煎丸中包含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的功效。小牡丹煎丸主治寒凝血瘀、經行不暢等症,附子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助陽化瘀:附子可溫腎壯陽,促進血液循環,並能活血化瘀。小牡丹煎丸中其他藥材如牡丹皮、赤芍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附子可助其發揮功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小牡丹煎丸方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因病症常伴隨血虛、氣滯,而當歸能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改善血瘀阻滯,故而列入方中。
  2. 潤燥養陰:當歸還具有潤燥養陰的功效。方中若有陰虛血燥的情況,當歸可滋養陰血,使氣血充盈,緩解陰虛燥熱的症狀,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總之,當歸在小牡丹煎丸方中,既能補血活血,又能潤燥養陰,可謂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小牡丹煎丸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使用牡丹皮,可以針對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例如發熱、口渴、煩躁、咽痛、血瘀疼痛等,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牡丹皮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疼痛。對於一些因血瘀引起的病症,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牡丹皮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劑[小牡丹煎丸]的組成中包含[熟地黃],因為熟地黃具有補血養陰的功效。在中醫中,熟地黃常用於治療血虛和陰虛所引起的症狀,如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等。它能夠有效補充血液和陰液,增強體力和健康。在[小牡丹煎丸]中,熟地黃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補血養陰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小牡丹煎丸方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延胡索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其能行氣止痛,散瘀消腫,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延胡索還能疏肝解鬱,對於因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月經不調等症狀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延胡索的加入,能夠協同方中其他藥物,達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小牡丹煎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婦人「子宮久冷」所致諸症,核心病機為下焦虛寒、衝任不調。

  1. 崩漏赤白:寒凝血瘀,胞宮失溫,血不歸經而妄行,瘀久化熱則雜見赤白帶下。
  2. 臍腹疼痛斷續:寒主收引,陽虛失煦,經脈拘急則痛;兼瘀血阻絡,故痛勢時作時止。
  3. 絕孕:胞宮寒冷,難以攝精成孕,正如《婦人大全良方》所言「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陰之淵,不長魚龍」。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陽散寒為主,養血活血為輔」為綱,標本兼治:

  1. 君藥

    • 附子(炮):大辛大熱,直入少陰,溫腎陽以暖胞宮,破陰寒而通經脈。
    • 高良薑(麩炒):溫中散寒,與附子相須為用,共逐下焦沉寒。
  2. 臣藥

    • 熟地黃:滋腎填精,陰中求陽,防附子燥烈傷陰。
    • 當歸:養血和血,調衝任而止崩漏,所謂「血得溫則行,得和則止」。
  3. 佐使藥

    • 牡丹皮:涼血散瘀,既制附子之燥性,又解寒凝所化之郁熱,契合「赤白帶下」病機。
    • 玄胡索:行氣活血止痛,專治臍腹刺痛,與當歸配伍增強化瘀之功。
    • 酒糊為丸:酒性溫通,助藥力直達血分,加強溫通之效。

配伍特點

  • 溫陽不忘護陰:附子配熟地,剛柔相濟,避免燥熱傷血。
  • 散寒兼行滯:高良薑合玄胡,氣血雙調,寒瘀並治。
  • 寒熱並用:牡丹皮性涼,與諸溫藥相制,共成「溫通化瘀清熱」之複方,恰對「寒瘀夾熱」之複雜病證。

此方展現中醫「異病同治」思維,凡屬下焦虛寒夾瘀者,無論崩漏、疼痛或不孕,皆可異病同治,誠為婦科溫通方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良薑2兩(切,面麩炒),附子3兩(炮,去皮臍),當歸3兩,牡丹皮3兩,熟地黃3兩,玄胡1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牡丹煎丸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相同名稱方劑


小牡丹煎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 組成:良薑2兩(切,面麸炒),附子3兩(炮,去皮臍),當歸3兩,牡丹皮3兩,熟地黃3兩,玄胡1兩。 主治:婦人子宮久冷,崩漏赤白,臍腹疼痛斷續,絕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