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茜根湯

八物茜根湯

BA WU QIAN G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大腸經 19%
肝經 15%
胃經 15%
腎經 11%
心經 7%
膀胱經 3%
脾經 3%
膽經 3%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物茜根湯方劑中包含茜草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涼血止血: 茜草根性寒涼,入血分,能清熱涼血,止血化瘀。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茜草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八物茜根湯以茜草根配伍其他藥物,旨在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治療血熱妄行、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

八物茜根湯中包含升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 疏散風熱、透疹 的功效。茜根湯主治麻疹初起,症見發熱、惡寒、疹出不暢等。升麻可疏散風熱,促進疹子透發,使病情順利發展。
  2. 茜根湯 藥性偏寒涼,升麻的加入可 緩解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對患者造成副作用。同時,升麻的辛散之性亦可 協調藥性,使諸藥更好地發揮功效。

八物茜根湯中含有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不退等症。
  2. 涼血止血: 犀角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可治療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吐血、咯血等。

古籍記載,八物茜根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不退等症,其中犀角的作用便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然而,由於犀牛已被列為瀕危物種,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需以其他中藥替代。

八物茜根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是因為其宣肺利咽之效。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能開宣肺氣,利咽消腫,有助於疏通氣道,改善呼吸不暢。

茜根湯本身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桔梗的加入則可以協調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同時也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清熱利咽、化瘀止血的目的。

八物茜根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方中茜根、生地、丹皮、赤芍等藥材皆有清熱涼血之效,但同時也容易導致脾胃虛寒,故加入黃柏以其苦寒之性,既能清熱解毒,又可健脾燥濕,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此外,黃柏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一些伴有感染的熱症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綜上所述,黃柏在八物茜根湯中起著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健脾燥濕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物茜根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止血安胎的功效。方中茜根、牡丹皮等藥物皆有活血化瘀之效,可能導致血熱妄行,而黃芩可清熱涼血,防止血熱擾動,避免出血加重。
  2. 抑菌止痛:黃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感染,減少炎症反應。方中茜根、牡丹皮等藥物可能引起局部組織損傷,黃芩的抑菌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八物茜根湯中加入地榆,主要考慮其兩方面的作用:

  1. 涼血止血: 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方中茜根、地榆、赤芍等藥材,共同起到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
  2. 收斂止瀉: 地榆除了涼血止血,還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八物茜根湯中加入地榆,可幫助緩解因熱毒下注所引起的腸道不適,如腹痛、腹瀉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物茜根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中蠱毒,下血狀如雞肝,腹中攪痛難忍」。古代所謂「蠱毒」,多指因飲食或接觸毒物、穢濁之邪,導致臟腑氣血受損,臨床表現為出血、劇烈腹痛等症。下血色如雞肝,暗示凝血異常或組織壞死;腹中攪痛難忍,則屬毒邪內攻、氣血瘀滯之象。故此方主要針對「毒瘀交阻、血絡損傷」之急症,以清熱解毒、活血止血為核心治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茜根(茜草)

    • 性味苦寒,入肝經,功能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為本方君藥。針對「下血」既能止血,又防留瘀;其活血之力可緩解「腹中攪痛」,符合「通則不痛」之理。
  2. 黃連、黃芩

    • 苦寒清熱解毒,直折蠱毒之熱邪。黃連尤善清中焦濕熱,黃芩瀉火止血,二者協同清除毒熱,減少血絡損傷。
  3. 當歸、白芍

    • 養血和血,柔肝止痛。當歸活血兼補血,白芍斂陰緩急,既能助茜草調血,又能緩解劇烈腹痛,標本兼顧。
  4. 生地、阿膠

    • 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生地清熱涼血,阿膠滋潤止血,針對出血後陰血耗傷,防止毒邪進一步傷正。
  5. 甘草

    •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與白芍配伍增強解痙之效,亦能中和黃連、黃芩之苦寒。

整體治療原理
全方以「清熱毒、化瘀血、止出血、養陰血」為綱。茜草活血止血為核心,配合黃連、黃芩解毒,當歸、白芍調血止痛,生地、阿膠護陰,甘草和中。諸藥協同,既針對蠱毒之熱瘀互結,又兼顧出血後正虛,體現「攻邪不傷正」的配伍思維。此方可能適用於現代因感染、中毒或血管病變導致的出血性腹痛,但需辨證為熱毒夾瘀證型。


簡要總結
八物茜根湯為古代解蠱毒、治急症之方,其組成邏輯嚴密,強調解毒與調血並行,止血而不留瘀,祛邪而不耗陰,展現中醫「通因通用」的治療智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物茜根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八物茜根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四。 組成:茜根3兩,升麻3兩,犀角3兩,桔梗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地榆4兩,白蘘荷4兩。 主治:中蠱毒,下血狀如雞肝,腹中攪痛難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