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丸

HENG SH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22%
腎經 18%
肝經 18%
脾經 13%
心經 4%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恆山丸方劑介紹

中藥方劑「恆山丸」,主要成分有:常山甘草知母鱉甲。主要用於治療脾臟出現熱症,可能伴隨著口渴或不渴,體內熱能累積無法散發,會導致患者出現寒症、腹痛、腸鳴及出汗等症狀。

恆山丸各成分介紹:

  1.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滋陰可以增強造血功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和增強體力。清熱瀉火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引起的疾病。平肝息風可以滋陰潛陽,益精凝神,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等症。

  3. 知母:味苦、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4. 常山: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肺、腎經。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傳統代功效。其中,常山及其生物鹼對各種瘧原蟲都有顯著的抗瘧作用,可治療瘧疾;常山具有催吐作用,可治療胸中有痰飲積聚之症;常山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對蛔蟲、糞線蟲、鉤蟲等寄生蟲都有較好的驅蟲效果;常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療肝炎、膽囊炎、腎炎、風濕病、癰腫瘡毒等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恆山丸」,主要成分有:常山甘草知母鱉甲。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補氣活血、祛風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臟出現熱症,可能伴隨著口渴或不渴,體內熱能累積無法散發,會導致患者出現寒症、腹痛、腸鳴及出汗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恆山1兩半,白蜜1合,雞子白2枚。
上件藥相和於銚子內,以慢火熬令可丸,即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腹以粥飲送下,晚食前再服,過時不發,任自吃食。

方劑組成解釋


常山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知母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鱉甲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止血化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熱爲瘧,或渴或不渴,熱氣內傷不泄,令人病寒腹中痛,腸中鳴,汗出。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3.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及有其他疾病者慎用。

相關疾病


瘧疾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忽冷忽熱怕冷面色發青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恆山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恆山1兩(末),白蠟半兩,雞子1枚。 主治:小兒瘧疾。

恆山丸, 出處:《千金》卷十。 組成:恆山18铢,知母18铢,甘草18铢,大黃18铢,麻黃1兩。 主治:痎瘧;癉瘧。

恆山丸, 出處:《千金》卷十。 組成:恆山3兩,甘草半兩,知母1兩,鱉甲1兩。 主治:脾熱爲瘧,或渴或不渴,熱氣內傷不泄,令人病寒腹中痛,腸中鳴,汗出。

恆山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恆山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麝香半兩(錢)(細研)。 主治:小兒瘧疾,發時壯熱憎寒,面色青黃,飲食不下。

恆山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二。 組成:恆山1兩(銼),甘草半兩(炎微赤,銼),知母1兩,豉1合,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麝香1分(細研)。 主治:熱氣內傷不泄所致脾瘧,腸中熱痛,外寒,腸中鳴,轉汗出。

恆山丸, 出處:《千金》卷十一。 組成:恆山1兩半,蜀漆1兩半,白薇1兩半,桂心1兩半,鮀甲1兩半,白朮1兩半,附子1兩半,鱉甲1兩半,(庶蟲)蟲1兩半,貝齒1兩半,蜚虻6铢。 主治:脅下邪氣積聚,往來寒熱如溫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