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輕骨丹

麝香輕骨丹

SHE XIANG QING G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19%
腎經 16%
膀胱經 12%
肺經 12%
心經 7%
胃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8-31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輕骨丹方中包含烏頭,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烏頭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方中以其配合麝香、乳香、沒藥等藥物,共同發揮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用於治療寒濕痹痛、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病症。
  2. 通絡止痛,散瘀消腫: 烏頭辛溫走竄,能通經活絡,散瘀消腫,配合麝香等藥物,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消腫之目的。

「麝香輕骨丹」方劑中包含「防風」,其作用主要在於: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方中以麝香通經活絡,配合防風驅散寒邪,緩解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2. 通絡止痺: 防風兼具通絡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配合其他藥物,緩解痺痛,改善肢體麻木、活動障礙等症狀。

因此,防風在「麝香輕骨丹」中起到祛風止痛、通絡止痺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風寒濕痺所致的痺痛症狀。

麝香輕骨丹中加入白膠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白膠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麝香、乳香等藥材配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減輕關節疼痛。
  2. 行氣止痛,舒筋活絡:白膠香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舒筋活絡。配合其他藥材,能緩解因氣血瘀滯、筋骨失衡導致的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

因此,白膠香在麝香輕骨丹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止痛、舒筋活絡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

「麝香輕骨丹」方劑中使用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獨活味辛性溫,能通經絡、散寒濕,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骨骼疼痛。

2. 活血化瘀:獨活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因瘀血阻滯所致的骨骼疼痛和關節腫脹,輔助麝香等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因此,獨活在「麝香輕骨丹」中扮演著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緩解骨骼疼痛,促進骨骼健康。

麝香輕骨丹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止痛,通絡止痙: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止痙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麻木、抽搐等症狀,全蠍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能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全蠍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疼痛,全蠍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全蠍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外傷等原因導致的痺痛、麻木、抽搐等症狀,並促進傷口癒合。

麝香輕骨丹中加入海桐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海桐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因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活血化瘀:海桐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骨折、筋骨損傷等引起的瘀血腫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海桐皮在麝香輕骨丹中,起到了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麝香輕骨丹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通絡止痛:蜈蚣性溫,具有通絡止痛、祛風散寒、解毒消腫之效。其藥性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配合麝香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
  2. 祛風除濕:蜈蚣善於治療風濕痹痛,而風濕痹痛常伴有四肢麻木、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蜈蚣可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對關節的侵襲,達到治療風濕痹痛的目的。

麝香輕骨丹中加入羌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麝香輕骨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羌活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羌活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和麻木。麝香輕骨丹中其他藥材如麝香、乳香等也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羌活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作用,促進疼痛消退。

麝香輕骨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通經活絡,引藥入骨:麝香氣味芳香,能穿透皮肉,直達骨髓,具有通經活絡、引藥入骨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加強藥效,加速骨骼癒合,促進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麝香輕骨丹》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本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左癱右瘓,諸風走注,四肢麻痹疼痛,虛損勞傷」。其針對「風邪侵襲經絡」與「氣血虛弱」並見之證:

  1. 風邪痹阻:所謂「左癱右瘓」即半身不遂,多因風痰瘀血阻滯經絡。而「走注」指疼痛遊走不定,屬風邪善行特性;「四肢麻痹」則為氣血不暢,肌膚失養之象。
  2. 虛損夾風:病程遷延或體弱勞傷者,正氣不足,風邪乘虛深入,致「疼痛倦怠」,虛實夾雜。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祛風通絡」為主,佐以「活血止痛」,結構層次分明:

1. 祛風逐邪

  • 川烏、草烏: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散寒逐濕,開頑痰,破積滯,專治「風寒濕痹」所致肢體僵直麻木。
  • 防風、羌活、獨活:三者協同祛風,防風走表散外風,羌活上行肩背,獨活下行腰膝,覆蓋全身風邪。
  • 全蠍、蜈蚣(蟲類藥):搜剔經絡深處伏風,解痙止痛,針對「久痹入絡」之頑固麻痹。

2. 活血通絡

  • 白膠香(即楓香脂):活血涼血,香竄透絡,助風藥通行氣血。
  • 海桐皮:苦平入血分,祛風濕、通絡止痛,尤善治下肢關節痹痛。

3. 芳香開竅

  • 麝香:少許即能「通諸竅之不利」,引藥直達病所,破除瘀滯,提振陽氣。

4. 糯米糊丸
以糯米糊為丸,緩和諸藥峻烈之性,兼顧脾胃,使攻邪不傷正。


配伍邏輯
全方以「風藥為君,蟲藥為臣,香藥為佐」,形成「表裡並治、攻補兼施」格局:

  • 表層風邪:由防風、羌活、獨活驅散。
  • 深層伏邪:賴川烏、草烏溫通,輔以全蠍、蜈蚣搜剔。
  • 氣血通路:麝香開竅,白膠香活血,暢通經脈閉塞。
  • 虛損顧護:糯米製丸,緩攻峻補,避免耗傷正氣。

此方適用於「風寒濕邪久羈,經絡瘀阻」之證,現代或對應於中風後遺症、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等屬風痰瘀阻者,然須依具體病機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川烏半兩,草烏半兩,防風半兩,白膠香半兩,獨活半兩,全蠍半兩,海桐皮半兩,蜈蚣1兩,羌活1兩,真麝(少許)。
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彈子大。
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輕骨丹,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一引陳必勝方。 組成:川烏半兩,草烏半兩,防風半兩,白膠香半兩,獨活半兩,全蠍半兩,海桐皮半兩,蜈蚣1兩,羌活1兩,真麝(少許)。 主治:左癱右瘓,不論走註及諸風,四肢麻痹多疼倦,虛損勞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