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奪關將軍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此方用大黃旨在清瀉腸胃積熱,通利大便,緩解便祕等症狀。
- 活血化瘀: 大黃亦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狀況。此方中,大黃有助於化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奪關將軍散中運用大黃,旨在通過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奪關將軍散方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方劑中加入杏仁,可幫助宣通肺氣,化解痰濁,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潤腸通便: 杏仁亦有潤腸通便之功,可緩解因燥熱而引起的便祕,進一步促進整體氣機運行,提升療效。
總體而言,杏仁在奪關將軍散中發揮著宣肺止咳、潤腸通便的雙重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奪關將軍散中加入地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地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氣血瘀阻導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地龍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針對因熱毒入侵導致的關節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進行治療。
因此,奪關將軍散中加入地龍,可以綜合其通經活絡、化瘀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有效治療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奪關將軍散中加入桃仁,主要是為了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作用。方劑中加入桃仁,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同時,桃仁還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有助於解除便祕,進一步促進瘀血排出。
因此,桃仁作為奪關將軍散的組成藥物之一,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奪關將軍散中含有車前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消腫: 車前草性寒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奪關將軍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關節腫痛、小便不利等症狀,而車前草可以清熱利濕,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效果。
- 清熱解毒: 車前草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清除體內濕熱,減輕炎症反應,加速病症的緩解。
因此,奪關將軍散中使用車前草,是為了發揮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奪關將軍散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酒傷蠱脹,小便閉塞不通」,意指因長期飲酒過度(酒傷),導致水濕停聚、氣血鬱滯而引發的腹部脹滿(蠱脹),並伴隨排尿困難(小便閉塞)。其病機可能與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有關,致使膀胱氣化不利,水道不通。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大黃(2錢):
- 苦寒瀉下,擅長通腑泄熱、逐瘀通經,能瀉濕熱積滯,導濁邪從大便而出。針對酒毒濕熱內結、氣血壅滯之病機。
杏仁(去油,1錢):
- 苦溫降氣,能開宣肺氣,兼潤腸通便。肺為水之上源,通調水道,杏仁助肺氣肅降,間接促進膀胱氣化,改善小便不利。
地龍(焙研,3條):
- 鹹寒下行,善於清熱利尿、通絡活血。其性走竄,能疏通經絡瘀滯,緩解濕熱膠結所致的水道阻塞。
桃仁(2錢):
-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與大黃協同,破除血分瘀結,改善氣血運行,助水濕代謝。
車前(2錢):
- 甘寒利水,專通小便,導濕熱從尿竅而出。為治療小便閉塞的關鍵引經藥。
麝香(3分,沖服):
- 辛香走竄,通關開竅,能透達三焦,疏通全身氣機鬱滯。其藥性迅捷,助諸藥直達病所,破除閉塞。
全方配伍邏輯:
- 攻下與利尿並行:大黃、桃仁從大便泄瘀熱,車前、地龍從小便利濕濁,二便分消,給邪以出路。
- 氣血同調:杏仁宣肺氣,桃仁活血瘀,地龍通經絡,解決氣滯血瘀對水道的阻礙。
- 開關通竅:麝香助藥力穿透鬱結,強化通關效果,故名「奪關將軍」。
可能功效推論:
本方通過瀉熱逐瘀、利水通淋、開竅通關的綜合作用,適用於濕熱瘀血互結所致的實證癃閉(如酒毒引起的急性尿滯留)。其治療原理在於「通」法—通腑、通絡、通竅,恢復氣血水液的正常輸布與排泄。
傳統服藥法
大黃2錢,杏仁(去油)1錢,地龍(焙,研)3條,桃仁2錢,車前2錢。
導陰奪關。
上為細末。
水煎泡服,入麝香3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奪關將軍散, 出處:《點點經》卷二。 組成:大黃2錢,杏仁(去油)1錢,地龍(焙,研)3條,桃仁2錢,車前2錢。 主治:導陰奪關。主治:酒傷蠱脹,小便閉塞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