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通關散

奪命通關散

DUO MING TONG GU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0.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23%
肺經 15%
膽經 15%
心包經 7%
腎經 7%
脾經 7%
肝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奪命通關散為一方古老而強效的中藥方劑,其中含有杜鵑,又名映山紅,其藥用部位主要為花與葉。杜鵑入藥,性溫味辛,歸心、肺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據《本草綱目》記載,杜鵑能「通經絡,行氣血」,適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在奪命通關散中,杜鵑的加入,旨在增強整體方劑的活血化瘀能力,促進氣血流通,尤其對於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等問題,能夠迅速緩解病患痛苦。此方結合多種草藥精華,相互協同,達到通關利節、祛風除濕的效果,因而被命名為「奪命通關散」,意指其藥效強勁,能迅速改善急重症狀,打通人體關節,恢復健康活力。然而,杜鵑亦含一定毒性,使用時應遵醫囑,慎防過量導致不良反應。

「奪命通關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在「奪命通關散」中,川芎可幫助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
  2. 升陽舉陷,開竅醒神: 川芎亦有升陽舉陷、開竅醒神之功,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在「奪命通關散」中,川芎可起到輔助醒腦開竅的作用。

總而言之,川芎在「奪命通關散」中,一方面可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另一方面可以升陽舉陷、開竅醒神,為方劑的整體功效提供重要的支持。

奪命通關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辛溫解表,通竅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通鼻竅止痛之效。方中因風邪入侵,導致頭面部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細辛能溫散寒邪,通利鼻竅,緩解患者的頭痛、鼻塞等不適。
  2. 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細辛性溫,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促進其他藥物發揮功效。方中可能使用其他寒涼藥物,加入細辛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寒涼,損傷陽氣。

「奪命通關散」方劑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之效。對於因風熱犯肺所致的發熱、頭痛、咳嗽、鼻塞等症狀,薄荷可以有效緩解。
  2. 疏風散寒: 薄荷亦可疏散風寒,對於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薄荷也能發揮一定的功效。

此外,薄荷還能醒腦開竅,使氣血流通,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增強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奪命通關散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主治「中風涎上,不省人事」。此指中風急症,痰涎壅塞上湧,導致神志昏迷、氣機閉阻的危急狀態,屬「閉證」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需急開閉通竅,促醒神志,並逐痰涎以通氣道。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1. 躑躅花(杜鵑花科)

    • 辛溫有毒,古用於祛風除濕、散瘀止痛,具強烈刺激作用。
    • 本方取其辛烈之性,刺激鼻黏膜以發嚏,透過「肺主氣」的生理聯繫,開宣肺氣而通竅醒神。
  2. 川芎

    •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擅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助氣血上達頭面,協同他藥通絡開閉,兼化頭面瘀滯。
  3. 華陰細辛

    • 辛溫走竄,入肺腎經,能通竅散寒、祛風化痰。
    • 其辛烈之氣助躑躅花通竅醒神,並溫化痰飲,降低痰涎壅塞之勢。
  4. 龍腦薄荷(薄荷之優品)

    • 辛涼疏散,清利頭目,擅透竅解鬱。
    • 既可制約諸藥之溫燥,又以涼散之性助氣機流通,緩解頭面熱鬱。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急症處理(吹鼻取嚏)
    以辛香走竄之藥(躑躅花、細辛、薄荷)製末吹鼻,利用噴嚏反射開宣肺閉。肺氣一通,則氣機升降復常,痰涎隨氣而動,神識可蘇。此符合「上病下取,旁竅代開」的針藥思路。

  • 後續固本(灌服煎劑)
    噴嚏得效後,續以生附子(回陽救逆)、厚朴(降氣化痰)、老生薑(溫中止嘔)煎湯灌服,意在溫補脾腎之陽、降氣化痰,標本兼顧,防陽氣暴脫。

整體功效推論
本方先以「通關散」開竅治標,再以溫陽降氣湯劑固本,體現中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思維。其核心機理在於:

  1. 刺激開竅:透過噴嚏反射激活氣機,打破閉塞狀態。
  2. 逐痰通絡:辛溫藥物組合能溫化痰濕、行氣活血,改善頭面氣血瘀滯。
  3. 陰陽並調:後續附子生薑溫陽,薄荷涼散,共調寒熱偏頗。

總結
此方為古代急救中風閉證之峻劑,以「通竅醒神—溫陽化痰」為治療次第,適用於痰濁壅盛、陽氣閉阻之實證,展現中醫對急症「因勢利導」的干預智慧。

傳統服藥法


躑躅花、川芎、華陰細辛、龍腦薄荷各等分。
上曬乾為末。
每用少許,以筆管吹入鼻中,如噴嚏乃可救,急將生附子1枚,須重1兩以上者,去皮薄切,入厚朴,切連皮老生薑10大片,水1碗半,同煎至半碗,通口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2. 本方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因此感冒患者慎用。
  3. 本方具有通竅醒神的功效,因此陰虛火旺、肝陽上亢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奪命通關散,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九引《衛生寶鑑》。 組成:踯躅花、川芎、華陰細辛、龍腦薄荷各等分。 主治:中風涎上,不省人事。

奪命通關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皂角2兩(如豬牙者,去皮弦,用生白礬1兩,以苎布包,入水與牙皂同煮,化去白礬,再煮令乾,取出曬乾,爲末),遼細辛(去上葉,爲末)5錢。 主治:中風中氣,痰厥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湯水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