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爛弦風藥

點爛弦風藥

DIAN LAN XIAN FE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肝經 32%
腎經 8%
心經 8%
膽經 8%
脾經 8%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點爛弦風藥」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該方可能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清利頭目,通竅止痛: 薄荷具有清利頭目、通竅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鼻塞、耳鳴等症。該方可能針對頭面部疼痛,薄荷可以緩解疼痛,並促進鼻腔通氣。

「點爛弦風藥」方劑中使用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熱犯表引起的頭痛、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對於「弦風」引起的頭風、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 通絡止痛: 荊芥氣味芳香,能行氣活血,通經絡,可緩解因經絡不通暢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尤其適合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

因此,荊芥在「點爛弦風藥」中發揮疏散風熱、通絡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弦風」引起的相關症狀。

「點爛弦風藥」方劑中使用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止痛、通鼻竅的功效。該方劑主治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筋脈拘攣、疼痛,細辛可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助藥力行氣:細辛性溫,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藥效,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瘀滯,改善筋脈痺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點爛弦風藥」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爛弦眼」,即現代所稱的「眼瞼緣炎」,症狀包括眼瞼邊緣紅腫、潰爛、搔癢、分泌物增多,甚則睫毛脫落或倒生,多因風熱濕邪侵襲,或脾胃濕熱上蒸所致。本方以煙熏外用之法,直接作用於患處,具有疏風清熱、止癢斂瘡之效。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薄荷

    • 性味辛涼,入肺、肝經。
    •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
    • 治療原理:風熱上攻目赤腫痛,薄荷能輕清宣散,緩解眼瞼紅腫熱癢。
  2. 荊芥

    • 性味辛微溫,入肺、肝經。
    • 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
    • 治療原理:荊芥善祛風邪,無論風寒風熱皆可配伍運用,針對風邪鬱於眼瞼所致的瘙癢潰爛,能疏風止癢、促進瘡面癒合。
  3. 細辛

    • 性味辛溫,入肺、腎經。
    • 功效:祛風散寒、通竅止痛。
    • 治療原理:細辛辛烈走竄,能開鬱滯、通絡止痛,且其溫性可制約薄荷、荊芥之寒涼,避免過於涼遏;煙熏法中,細辛的揮發成分可深入病所,促進局部氣血流通。

三、配伍邏輯與外用機理

  • 辛散並行:薄荷辛涼、荊芥辛平微溫、細辛辛溫,三者皆具辛散之性,能協同驅散眼瞼鬱滯的風熱或風濕邪氣。
  • 煙熏取效:將藥物燃燒後取煙,以蜜碗承接,既保留藥性輕揚上達之特點,又能藉煙氣的穿透力直達病所。蜂蜜具潤澤黏附之性,可緩和煙氣刺激,並增強藥物在患處的停留與吸收。
  • 局部作用:風熱濕邪客於眼瞼,煙熏法能直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古代認為爛弦風可能與蟲積有關),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緩解潰爛與分泌物過多。

四、綜論

此方以簡潔配伍體現「輕清上浮」的外治理念,針對「爛弦眼」風熱挾濕的病機,通過辛散藥物煙熏,散邪止癢,結合蜜碗收斂緩和,體現古代眼科外治法的靈巧思路。

傳統服藥法


薄荷、荊芥、細辛。
上為末,如燒香狀燒之,以碗塗蜜少許於內,覆煙上,取煙盡後,以瓷罐收之。
凡眼見風熱多淚者,皆可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點爛弦風藥,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薄荷、荊芥、細辛。 主治:爛弦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