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香三建湯
ER XIANG SAN J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袖珍》卷一引《濟生》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8.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香三建湯中加入天雄,是基於其 祛風濕、止痛、溫經散寒 的功效。
天雄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塊莖,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天雄,旨在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以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溫補脾腎、祛風除濕的目的。
此外,天雄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進一步 緩解疼痛。
二香三建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二香三建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不足,寒邪內侵所致的陽虛證候,如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脈微細等。附子能溫煦脾腎陽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改善患者的寒涼症狀。
- 助藥力,增效力: 附子性辛熱,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增強藥效。二香三建湯中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均為溫熱之品,附子可以增強其溫陽散寒之效,使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香三建湯中加入烏頭,乃取其辛熱之性,以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
烏頭性溫燥,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功,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痺痛、寒咳、風寒感冒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二香三建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氣血瘀滯所致的肢體痺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烏頭在此方中與其他藥物配伍,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痺痛的目的。
二香三建湯中包含木香,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經,擅長行氣止痛,可疏解脾胃氣滯,緩解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二香三建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中氣下陷等症狀,而木香的理氣止痛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提升整體療效。
- 健脾益氣:木香除了理氣止痛,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其溫和的性味,可溫補脾胃,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改善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二香三建湯的組成中,包含多種補氣健脾的藥材,而木香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藥效。
二香三建湯中加入沉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腎助陽,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腎、脾經,具有溫腎壯陽、行氣止痛的功效。二香三建湯多用於腎陽虛寒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小腹冷痛等症狀。沉香能溫補腎陽,改善陽虛狀態,並能溫通氣血,緩解疼痛。
二、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方中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性溫燥烈,容易耗傷陰液。沉香則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以緩解藥物燥烈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提高藥物整體療效,避免藥物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香三建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法律》及《永類鈐方》,主治「中風虛極,言語謇澀,手足偏廢,六脈俱微者」。其證屬陽氣衰微,陰寒內盛所致中風重症。患者元氣大虛,陰邪壅滯經絡,故見言語不利、半身不遂;六脈俱微反映氣血俱弱,陽氣欲脫。傳統用此方「逐陰救陽」,透過溫補命門、振奮陽氣以驅陰邪,挽救虛脫。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三建湯核心(天雄、附子、川烏)
- 三味皆大辛大熱之品,直入少陰(腎經),溫補先天元陽。天雄「益火助陽」,附子「回陽救逆」,川烏「祛風散寒」,三藥協力破除陰寒凝滯,通達十二經脈。《永類鈐方》更強調「虛極氣乏時宜炮用」,減其毒性而存溫補之力。
- 生用則走竄力強,宜於寒邪痼冷;炮製後偏溫補,適合陽氣虛脫。
木香與沈香調氣降逆
- 木香(不見火)理氣醒脾,防三建之燥熱壅滯中焦;沈香磨水服,取其「納氣歸腎」之效,引浮越之陽氣下歸命門,助三建藥固守根本。
- 二香相配,一升一降,調暢氣機,使陽氣周流無阻。
生薑助藥勢
- 生薑十片爲引,既能溫胃散寒,又可解三建之毒,增強全方溫通之力。
邏輯推演與配伍深意
此方以「三建」峻補元陽爲君,佐以二香調氣爲臣,生薑爲使。其原理基於:
- 陽虛陰盛時,非大熱之品不能破陰回陽,故重用烏、附、雄;
- 然陽虛必兼氣機逆亂,沈香鎮納浮陽,木香疏導滯氣,使陽氣得以歸位;
- 生薑煎服則兼顧脾胃,防大熱傷中。全方旨在「溫補之中寓流動之性」,既救垂絕之陽,又通痺阻之絡,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思路,唯此處「血行」賴陽氣推動耳。
總結
二香三建湯的設計,實爲針對真陽虛脫、陰寒閉阻之中風危證,透過溫腎、理氣、通絡三者並舉,挽救陽氣於頃刻,非尋常祛風藥可比。其用藥峻烈而配伍謹嚴,體現中醫「甚者從之」的治療策略。
傳統服藥法
天雄1兩,附子1兩,川烏1兩(生用),木香0.5兩(不見火),沈香(旋磨水)。逐陰救陽。
嚼碎。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10片,煎7分,溫服。
(《法律》卷三)。《永類鈐方》:虛極氣乏,天雄、附子、川烏宜炮熟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香三建湯, 出處:《袖珍》卷一引《濟生》。 組成:天雄1兩,附子1兩,川烏1兩(生用),木香半兩(不見火),沉香(旋磨水)。 主治:逐陰救陽。主治:中風虛極,言語謇澀,手足偏廢,六脈俱微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