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紅丸

DUAN 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八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腎經 20%
肺經 16%
脾經 13%
心經 10%
大腸經 9%
膀胱經 5%
三焦經 3%
肝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斷紅丸中包含側柏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血: 側柏葉性涼,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斷紅丸主治血熱妄行,引起各種出血症狀,側柏葉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有助於控制出血。
  2. 收斂固澀: 側柏葉富含鞣質,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並防止出血。斷紅丸中加入側柏葉,可幫助收斂止血,促進傷口修復,達到療效。

總之,側柏葉在斷紅丸中發揮涼血止血、收斂固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止血療效。

斷紅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肝腎,止血安胎: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的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崩漏、胎動不安等症狀,續斷可起到滋養肝腎、固攝血液、安胎止血的作用。
  2. 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斷紅丸中其他藥材如阿膠、當歸、川芎等,也具有補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與續斷共同作用,可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續斷的加入對於斷紅丸整體療效的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斷紅丸中加入鹿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腎壯陽,溫陽止血: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陽止血之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崩漏不止,常因腎虛精虧,陽氣不足所致,鹿茸可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從根本上改善血虛症狀。
  2.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鹿茸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於月經期間疼痛,或因血瘀導致的經血不暢,鹿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鹿茸在斷紅丸中發揮著補腎壯陽、溫陽止血,以及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起到改善血虛、止血止痛的作用。

斷紅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斷紅丸主要針對血虛寒凝,經血瘀阻所致的崩漏、月經不調等病症,而附子能溫暖子宮,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止血。
  2. 配伍增效:附子與斷紅丸中的其他藥物,如當歸、白芍、川芎等,相互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附子與當歸、白芍等藥物,可溫補氣血,促進血行,進一步改善血虛寒凝的病症。

斷紅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止血安胎: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止血安胎之效。斷紅丸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崩漏、胎動不安等症,而黃耆可補益氣血,固攝血脈,進一步加強止血安胎的作用。
  2. 扶正祛邪,提升療效: 斷紅丸中含有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其藥性偏於活血化瘀,容易耗氣傷陰。黃耆可補氣扶正,中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提升整體療效。

斷紅丸方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補血:阿膠性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固精益髓的功效。斷紅丸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崩漏不止等症,阿膠能補益血虛,改善血瘀,使經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二、固本培元:阿膠可滋養肝腎,益精血,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於因血虛虧損、肝腎不足導致的月經不調,阿膠可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改善體質,防止疾病反覆發作。

斷紅丸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 文蛤味甘鹹,性寒,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斷紅丸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崩漏、經期不調、赤白帶下等症,文蛤能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有助於改善血熱症狀,促進血液迴圈正常。
  2. 滋陰軟堅: 文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陰軟堅、化痰散結的功效。斷紅丸中常加入其他滋陰藥材,如生地黃、白芍等,文蛤的加入可加強滋陰之力,並有助於緩解血熱所致的陰虛症狀。

總之,文蛤在斷紅丸方劑中,起着清熱利濕、滋陰軟堅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血熱妄行、崩漏、經期不調等症的目的。

斷紅丸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止痛止血的功效。斷紅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功效,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滋陰養血,調和氣血: 當歸能滋陰養血,補益心脾,調和氣血,改善婦女氣血虧虛、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等症狀。斷紅丸中加入當歸,有助於整體方劑的滋補作用,增強療效。

斷紅丸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基於其收斂止血、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經。其收斂性強,可止血止瀉,並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熱毒熾盛、濕熱下注所致的紅崩、赤白帶下、濕疹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白礬還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在斷紅丸中加入白礬,可以起到收斂止血、燥濕止癢的作用,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斷紅丸

斷紅丸是一款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側柏葉、續斷、鹿茸、附子、黃耆、阿膠、文蛤、當歸、白礬等。其具有腸虛、臟腑虛弱已久、導致腸風痔疾、大便下血不止、或所下血量太多、面色萎黃、日漸消瘦的功效。

側柏葉:

  1. 性溫、味苦、澀
  2. 入肝、肺、腎經
  3. 活絡止痛、祛風除濕、解毒殺蟲
  4. 促進血液循環,消減關節部位炎症疼痛
  5. 緩解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症狀

當歸:

  1.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2. 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
  3. 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
  4. 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
  5. 含有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阿膠:

  1. 性味甘、平
  2. 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3. 含有豐富營養成份,益氣補血、滋陰潤燥
  4. 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附子:

  1. 性辛、甘,大熱,有毒
  2. 入肺、腎經
  3. 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4. 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
  5. 加速新陳代謝,排毒

黃耆:

  1. 性溫味甘
  2. 歸脾、肺經
  3.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4. 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
  5. 排膿、斂瘡生肌

鹿茸:

  1. 性溫,味甘鹹
  2. 入腎經
  3. 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
  4. 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
  5. 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

續斷:

  1. 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2. 增強體能、免疫力,增生殖、內分泌系統機能
  3. 強筋骨,止崩漏,利尿通淋,消腫止痛,安胎

白礬:

  1. 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2. 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
  3. 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
  4. 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
  5. 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側柏葉1兩(微炒黃),川續斷1兩(酒浸),鹿茸1兩(燎去毛,酒煮),附子1兩(炮,去皮臍),黃耆1兩(去蘆),阿膠1兩(銼,蛤粉炒成珠子),當歸1兩(去蘆,酒浸),白礬(枯)半兩。補腎。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益肝腎、固精止血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腸出血身體消瘦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斷紅丸,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四。 組成:側柏葉3錢(炒香),川續斷(酒炒)3錢,鹿茸1具(酥炙)。 主治:下血久不止,虛寒色淡晦。

斷紅丸, 出處:《丹溪治法心要》卷五。 組成:大黃(煨過)3錢,桃仁3錢(去皮尖),當歸半兩,檳榔半兩,皂角仁5錢,黃柏5錢,荊齊穗5錢,枳殼5錢,猬皮1兩(炙),黃連1兩,秦艽1兩,槐角子1兩。 主治:腸風下血,獨在胃與大腸出。

斷紅丸, 出處:《濟生》卷八。 組成:側柏葉1兩(微炒黃),川續斷1兩(酒浸),鹿茸1兩(燎去毛,酒煮),附子1兩(炮,去皮臍),黃耆1兩(去蘆),阿膠1兩(銼,蛤粉炒成珠子),當歸1兩(去蘆,酒浸),白礬(枯)半兩。 主治:補腎。主治:腸虛,臟腑久虛而腸風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