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斷砂散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斷砂散中藥材多屬寒涼之性,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可避免藥物過寒傷脾胃,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提高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與其他藥材合用,可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例如,甘草可與石膏、知母等藥材配合,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瀉火止渴。
斷砂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散寒,止痛化瘀:斷砂散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腰痛、下肢麻木、水腫等症,乾薑性溫,入腎經,可溫腎陽,散寒邪,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化瘀止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斷砂散中常含有杜仲、桑寄生等藥材,這些藥材滋補肝腎,但性偏涼,加入乾薑可起到溫補陽氣,平衡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發揮更好的療效。
斷砂散中加入烏頭,是基於其 祛風止痛 的功效,且能 通經活絡,用於治療 風寒濕痺 所致的 肢體麻木、疼痛 等症狀。
烏頭性溫,味辛,入足太陽膀胱經,其藥性具有 散寒止痛、祛風濕 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然而,烏頭為毒性藥物,需謹慎使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斷砂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收斂: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之效。斷砂散主治砂石淋痛,其病機多爲腎氣虛損,膀胱氣化不利,導致砂石停滯,下注疼痛。白礬可收斂止血,緩解尿頻尿痛症狀。
2. 清熱解毒: 白礬亦有清熱解毒之功。砂石淋痛,多伴有熱毒蘊結,白礬可清熱解毒,緩解炎症,促進砂石排出。
因此,白礬在斷砂散方中起着止血收斂、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有助於緩解砂石淋痛症狀。
主治功效
斷砂散的介紹
斷砂散由甘草、乾薑、烏頭、白礬組成,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青筋凸起、氣血不暢,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甘草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乾薑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白礬: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在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在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在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在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在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斷砂散主要由甘草、乾薑、烏頭、白礬組成,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青筋凸起、氣血不暢,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斷砂散,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甘草、乾薑、川烏(炮)、枯礬(炒鹽)各等分。 主治:青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