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礬散

GAN F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2%
膀胱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11%
心經 11%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甘礬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效。甘礬散中含有較為峻猛的藥物,例如礬石,甘草可以緩和其毒性,避免傷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2. 增強功效: 甘草與礬石搭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甘草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並增強其抗菌消炎作用。

總之,甘草在甘礬散中起著重要的調和及增效作用,使方劑更具安全性和療效。

甘礬散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能有效地去除濕氣,止癢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可起到良好的療效。
  2. 收斂止血:白礬還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潰瘍出血等症,白礬能收縮血管,促進凝血,達到止血的目的。

因此,甘礬散中加入白礬,能有效地治療濕疹、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等症,起到止癢止痛、收斂止血的功效。

主治功效


甘礬散

甘礬散是一種由甘草和白礬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止血、燥濕、解毒等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礬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甘礬散主治功效

太陰口瘡:指發生於上顎、硬顎及上脣內側部位的潰瘍。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未,每次服3-5克,每日2-3次。外用:研末,加入適量蜂蜜混合,塗於患處。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慎用。
  2. 服用本品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服用本品後,若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總結

甘礬散是一種由甘草和白礬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止血、燥濕、解毒等功效。臨牀上,甘礬散可適用於治療太陰口瘡、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甘礬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生甘草1寸,白礬1栗子大。 主治:太陰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