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攻散

SHEN GO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2%
膀胱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9%
心經 9%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攻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烈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物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利用,減少副作用。
  2.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補氣益血、緩解疼痛、抗炎等功效,可以增強方中其他藥物的藥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疾病。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提升桂枝的溫經散寒功效。

神攻散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燥濕殺蟲之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經,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殺蟲、解毒止癢等功效。在神攻散中,白礬可收斂止血,抑制因濕熱引起的出血症狀;同時,其燥濕殺蟲作用,可抑制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變,如濕疹、瘡瘍等。此外,白礬還可解毒止癢,緩解濕熱所致的瘙癢。因此,白礬在神攻散中起到收斂止血、燥濕殺蟲、解毒止癢的綜合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所致的各種皮膚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攻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記載,「神攻散」主治「小兒中蠱毒」。其藥方組成及功效分析如下:

組成分析

該方由以下藥材組成:

  • 川大黃(一兩炮銼): 大黃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之功效。此處炮製後使用,可緩和其峻烈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傷及小兒脾胃。
  • 干桃柳葉(各一兩洗焙):
    • 桃葉: 桃葉味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于治療頭風,頭痛,風痹,瘧疾,濕疹,瘡瘍,癣瘡。
    • 柳葉: 柳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急性胃腸炎,痢疾,关节肿痛,牙痛,瘰疬,丹毒,疔疮肿毒,乳痈,甲沟炎,烫伤,淋巴结炎。
    • 此處桃柳葉均洗淨焙乾使用,取其清熱解毒之效。
  • 梔子仁(半兩): 梔子仁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此處用仁,取其清心除煩,瀉火解毒之功。
  • 赤芍藥(半兩): 赤芍味苦,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此處用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輔助大黃清除體內毒素。
  • 硃砂(一兩別研水飛): 硃砂味甘,性微寒,有毒,歸心經。具有清心鎮驚,安神解毒之功效。此處水飛法炮製,可降低毒性。用於鎮驚安神,清熱解毒,對應蠱毒引起的心神不寧、驚厥等症狀。
  • 雄黃(一分別研水飛): 雄黃味辛,性溫,有毒,歸肝、大腸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之功效。此處水飛法炮製,降低毒性。用於解毒殺蟲,對應蠱毒之邪。
  • 麝香(一分別研): 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之功效。此處用量極少,取其開竅醒神,行氣活血,通絡止痛之效,輔助諸藥發揮作用。

治療原理

綜合上述藥物功效,「神攻散」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清熱解毒: 方中大黃、桃柳葉、梔子仁、赤芍、硃砂、雄黃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針對蠱毒之熱毒,全面清除體內毒素。
  2. 瀉下攻積: 大黃具有強大的瀉下作用,可將積聚於腸道的毒邪排出體外。
  3. 殺蟲: 桃柳葉、雄黃具有殺蟲之效,針對蠱毒之蟲邪。
  4. 鎮驚安神: 硃砂具有鎮驚安神之功,可緩解蠱毒引起的心神不安、驚厥等症狀。
  5. 活血通絡: 赤芍、麝香具有活血通絡之效,有助於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促進毒邪排出。

總體而言,「神攻散」以清熱解毒、瀉下攻積為主,兼以殺蟲、鎮驚安神、活血通絡,諸藥合用,共奏驅除蠱毒之效。

傳統服藥法


大甘草半兩(生末),晉礬1兩(末)。
上拌勻。
每服1錢或半錢,新汲水調下。吐出毒物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神攻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五。 組成:大甘草半兩(生末),晉礬1兩(末)。 主治:小兒中蠱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