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痧方

JUE SHA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2%
腎經 10%
心經 10%
大腸經 9%
膀胱經 4%
小腸經 4%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絕痧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胃腸的作用。絕痧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偏寒或性偏燥的藥材,加入甘草能有效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使藥效更柔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益氣補脾的功效,與絕痧方中其他藥材配合,可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清熱解毒作用,幫助更有效地消除痧症。

絕痧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燥濕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之效。痧症多因暑熱濕邪入侵,導致脾胃不和,腹瀉嘔吐。白礬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緩解痧症的腹瀉症狀。

二、 收斂止血: 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痧症發作時,患者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可能出現皮疹、出血等症狀。白礬可以收斂止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痧症的出血症狀。

絕痧方中添加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炎: 鹽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痧症多因暑熱、溼熱、鬱熱等因素導致,而鹽可清熱解毒,緩解痧症引起的炎症反應,加速病竈恢復。
  2. 化解瘀滯: 鹽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痧症引起的瘀滯消散,緩解疼痛和腫脹。

此外,鹽還有助於調節體內水分平衡,促進排泄,加速毒素排出,進一步輔助治療痧症。

「絕痧方」中使用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祛寒止痛: 烏頭性溫熱,具有強烈的祛寒止痛功效,能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痧症,如痧疹、痧痛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二、解毒消腫: 烏頭亦有解毒消腫的功效,能解毒散結、消腫止痛,對於因毒邪侵襲而引起的痧症,如毒痧、熱痧等,亦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不可自行配藥服用。

絕痧方中使用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之功。痧症多由外感風寒,寒邪入侵所致,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局部痧疹。乾薑可溫散寒邪,促進氣血流通,達到解表散寒、消散痧疹的效果。

2. 溫脾助運: 痧症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症狀,乾薑溫中散寒,有助於溫脾助運,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進而改善消化吸收,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病情的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絕痧方」以甘草、白礬、鹽、烏頭、乾薑五味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反覆多次地患痧症。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礬,味辛、澀,性寒,歸肺、腎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鹽,性涼,味鹹,歸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潤肺、利小便等功效。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絕痧方」中,甘草補氣健脾,白礬清熱解毒,鹽清熱涼血,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乾薑溫經散寒,五味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反覆多次地患痧症。

「絕痧方」的用法用量:將甘草、白礬、鹽、烏頭、乾薑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

「絕痧方」的禁忌:孕婦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禁用。

「絕痧方」的注意事項:服用「絕痧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總之,「絕痧方」是中醫中藥中治療反覆多次地患痧症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補氣健脾、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等功效。在服用「絕痧方」時,應注意孕婦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禁用。

傳統服藥法


甘草1兩,明礬1兩,食鹽1兩,川烏1錢,乾薑3錢。
上為細末,米飯搗為丸。
每服5分,白湯溫下。新犯痧者,1-2服即愈;久犯痧者,10服全愈,不復發矣。若人屬虛寒者,必加倍多服,方能有效。
必痧症已愈,然後可服,以絕其根,否則稍有痧氣未除,斷不可服,恐甘草作脹,熱者助邪,反害之矣。
木八(《痧症全書》卷下)、六十四號歸妹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絕痧方, 出處:《痧脹玉衡》卷下。 組成:甘草1兩,明礬1兩,食鹽1兩,川烏1錢,乾薑3錢。 主治:數患痧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