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毒飲中加入貫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痢:貫眾性苦寒,具有驅除腸道寄生蟲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蟲積所致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清毒飲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加入貫眾可更全面地針對蟲積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 清熱解毒:貫眾除了驅蟲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輔助清毒飲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在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加入貫眾可以起到更佳的清熱解毒作用,促進疾病恢復。
清毒飲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透邪: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表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清毒飲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等症,葛根可以解表透邪,將熱毒從體內排出,起到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
2. 疏散風熱: 葛根還能疏散風熱,緩解咽喉腫痛、頭痛等症狀。清毒飲中加入葛根,可增強方劑的解表散熱功效,促進病邪外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清毒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解藥性: 清毒飲多用於清熱解毒,其中藥材多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入脾經,能緩解藥性,避免寒涼藥傷及脾胃,使藥效更平和。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使其他藥材的藥性更協調,發揮最佳療效。此外,甘草還有益氣健脾、緩解疼痛等作用,更能增強清毒飲的療效。
清毒飲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疽腫毒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毒邪。
- 息風止痙:白僵蠶還具有息風止痙的功效,能治療因熱毒入絡、風邪襲腦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在清毒飲中,白僵蠶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毒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大頭瘟」,屬中醫溫病範疇,即現代醫學所稱的頭面部丹毒、流行性腮腺炎或其他頭面紅腫熱痛的感染性疾病。其特徵為頭面焮腫、發熱煩渴,病機多因風熱時毒侵襲上焦,壅遏氣血,鬱而化火,發為腫痛。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貫眾(3錢)
- 性味苦寒,歸肝、胃經,功能清熱解毒、殺蟲止血。
- 擅長清解時疫熱毒,針對「大頭瘟」的熱毒熾盛,為本方君藥,直折火勢。
葛根(2錢)
- 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功能解肌退熱、生津透疹。
- 舒張肌表邪熱,緩解頭面熱腫,兼助津液上承以潤燥止渴;其升散之性可引藥上行,達病所。
甘草(1錢半)
- 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 緩和貫眾苦寒之性,協同增強解毒之效,並護脾胃以防寒涼傷正。
白僵蠶(1錢)
- 性味鹹辛平,歸肝、肺經,功能祛風解痙、化痰散結。
- 針對風熱痰毒壅滯經絡,能疏散頭面風熱,化解腫塊結聚,兼防熱極生風。
輔佐:黑豆(10粒)
- 性味甘平,歸脾、腎經,功能活血利水、解毒散熱。
- 助清熱毒,兼顧護陰,防熱毒傷陰,並緩和諸藥峻性。
全方配伍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為主,佐以「疏風透邪、散結消腫」。
- 清解熱毒:貫眾為核心,配甘草增強解毒力,直攻病因。
- 透邪外達:葛根解肌發散,導熱外出;僵蠶祛風散結,疏通頭面氣血。
- 防變護正:黑豆、甘草調和藥性,兼顧津液與脾胃。
全方藥簡力專,針對「風熱時毒上攻頭面」的病機,通過清、散、消三法結合,共奏消腫解毒之效。
傳統服藥法
貫眾3錢,葛根2錢,甘草1錢半,白僵蠶1錢。
上加黑豆10粒,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毒飲, 出處:《仙拈集》卷一引《錦囊》。 組成:貫眾3錢,葛根2錢,甘草1錢半,白僵蠶1錢。 主治:大頭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