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龍丸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痙、化痰散結 的功效。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能平肝熄風,對於因肝風內動、痰濁阻絡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白僵蠶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散結作用,可以改善痰液黏稠,促進其排出,有助於改善因痰濁阻滯引起的各種病症。因此,白僵蠶在治療風痰壅盛、肝風內動所致的病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天龍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天龍丸中可能包含一些性質偏寒或偏熱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中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例如,甘草可以增強人參的補氣作用,增強黃芪的益氣作用,提升整體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天龍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小兒痰串為中醫古代病證名,泛指小兒痰濕壅盛、流竄經絡引起的病症,如痰核(皮下結塊)、咳喘痰多、驚風痰鳴等。此方以「化痰散結」為核心,針對痰濕凝滯、膠結不化之證,尤其適合小兒形體未充、痰濕易聚的體質特點。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僵蠶(4兩)
- 性味歸經:辛鹹平,入肝、肺、胃經。
- 功效:
- 化痰散結:辛能散結,鹹能軟堅,擅解痰熱凝聚之痰核、瘰癧。
- 熄風定驚:平肝風,適於痰熱上擾之驚搐。
- 宣肺祛痰:鬆透膠結之痰,改善痰阻氣道之咳喘。
- 作用原理:直擊痰濕凝聚之病理產物,破結化痰,兼調氣機。
2. 臣藥:甘草(4兩)
- 性味歸經:甘平,入心、肺、脾、胃經。
- 功效:
- 健脾益氣:助運化以杜絕生痰之源。
- 潤肺祛痰:甘潤緩急,稀釋稠痰。
- 調和藥性:緩和僵蠶之辛散,保護小兒稚陰之體。
- 作用原理:透過補土製水(健脾祛濕)、甘緩化痰,協同僵蠶標本兼治。
3. 配伍邏輯
- 消補並行:僵蠶攻邪化痰為主,甘草扶正健脾為輔,攻痰不傷正。
- 剛柔相濟:僵蠶辛散開破,甘草甘緩守中,避免藥性峻烈。
- 煉蜜為丸:蜂蜜潤燥化痰,丸劑緩釋藥力,適合小兒長期調理。
4. 推論延伸功效
- 痰核瘰癧(皮下結塊、淋巴結腫大):僵蠶散結、甘草解毒。
- 痰熱咳喘:僵蠶宣肺,甘草潤肺。
- 驚風痰壅:僵蠶熄風,甘草緩急。
5. 治療原理總結
以「化痰→散結→健脾」為軸線:
① 分解痰濕(僵蠶辛散鹹軟)→ ② 運化水濕(甘草健脾)→ ③ 固本防復(蜜丸調補)。適用於痰濕膠結、本虛標實之證,尤其小兒痰證兼見脾虛者。
傳統服藥法
僵蠶4兩、甘草4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日服4錢。藥完自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龍丸, 出處:《續刻經驗集》。 組成:僵蠶4兩,甘草4兩。 主治:小兒痰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