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雀目瀉肝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通便: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軟堅散結之功效。雀目瀉肝湯主要針對肝火旺盛,導致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芒硝可瀉肝火,通暢大腸,從而緩解肝火上炎的症狀。
- 引藥下行: 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引導至肝經和腸道,增強藥物的療效。雀目瀉肝湯中其他藥物,如石決明、菊花等,主要作用於肝經和目竅,芒硝的引藥下行作用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雀目瀉肝湯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雀目瀉肝湯以清熱瀉火為主要功效,大黃可清瀉肝火,並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肝火鬱積所致的熱毒。
-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肝臟氣血運行,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目赤腫痛等症狀。雀目瀉肝湯治療目疾,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能輔助藥效,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視力。
雀目瀉肝湯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肝解鬱,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緩肝解鬱、養血柔肝的功效。雀目瀉肝湯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白芍可緩解肝火,疏肝理氣,緩解眼部炎症,起到舒肝明目的作用。
- 配伍增效: 白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相配伍,可增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協同作用,更好地改善目赤腫痛等症狀。
雀目瀉肝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宣肺利咽: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之功效,能疏散肺氣,利咽喉,對於因肝火上炎而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引藥上行: 桔梗味辛,性微溫,能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咽喉部位,增強其他藥材治療肝火上炎的作用。
因此,雀目瀉肝湯中加入桔梗,不僅可以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咽喉症狀,還能提升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雀目瀉肝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雀目瀉肝湯主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黃芩可清肝火,使目赤腫痛消退,視力恢復。
二、涼血止血: 黃芩還具有涼血止血之效。若目赤腫痛伴有出血,黃芩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病情。
因此,雀目瀉肝湯中加入黃芩,可發揮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達到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的目的。
雀目瀉肝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散熱,清熱瀉肝: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之效。雀目瀉肝湯主要針對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防風能疏散肝經之風熱,達到清熱明目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瀉肝的效果。
-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性寒,而防風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胃的作用,同時也能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進而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雀目瀉肝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雀目內障」,其病機為「肝風邪火上衝于目」,症狀特點為:
- 晝夜視力反差:暮暗朝明(黃昏視力模糊,晨間較清),反映肝火上擾目絡,陽氣夜間斂藏不利。
- 局部不適:多癢多澀,因風火相搏,灼傷津液,目失濡潤。
- 視野異常:僅能視直下之物,無法視上,屬肝經風火上炎,氣血逆亂導致目竅偏側失調。
此症類似現代「夜盲症」或「高眼壓性視野缺損」,傳統歸因於肝經實火夾風上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瀉肝」為核心,結合疏風、通滯、調氣機,結構如下:
清瀉肝火
- 黃芩(2錢):苦寒沉降,專清肝膽實火,為君藥。
- 大黃(1錢)、芒消(1錢):瀉下通腑,導火下行,取「釜底抽薪」之意,使火從腸道而泄。
疏風解痙
- 防風(2錢):辛散肝風,緩解目癢,兼防寒涼藥抑遏氣機。
- 白芍(1錢):柔肝緩急,制約肝陽過亢,與防風一收一散,調和肝用。
調氣開竅
- 桔梗(1錢):宣肺氣以開目竅,載藥上行,引諸藥達病所,兼治「不能視上」之氣機逆亂。
配伍特點
- 瀉補並行:大黃、芒消急瀉實火,白芍滋陰柔肝,防祛邪傷正。
- 上下分消:從腸道瀉火(大黃、芒消),從肌表散風(防風),從肝體調和(白芍),標本兼顧。
- 氣血同調:桔梗宣氣,白芍和血,契合「肝主氣機,目為血竅」之生理。
此方通過瀉火、疏風、調氣三重作用,使肝經風火得降,目絡通暢,視覺功能恢復。
傳統服藥法
芒消1錢,大黃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黃芩2錢,防風2錢。
上為粗末。
以水2盞,煎至1盞,食前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之功,陰虛血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內障夜盲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雀目瀉肝湯, 出處:《金鑑》卷七十七。 組成:芒消1錢,大黃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黃芩2錢,防風2錢。 主治:雀目內障。肝風邪火上衝於目,致成患時暮暗朝明,多癢多澀,發作不常,或明或暗,夜中惟能視直下之物,而不能視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