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智散

大益智散

DA YI Z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脾經 22%
心經 18%
肺經 14%
肝經 13%
大腸經 4%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益智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補益腎精,固精止遺:熟地黃爲滋陰補血之要藥,其性溫和,入腎經,能補腎精,益腎陰。益智仁性溫燥,善於溫補脾腎,兩者合用,既可補腎精,又可固腎氣,適用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
  2. 佐助益智,增強功效:熟地黃甘潤滋補,能使益智仁的溫補脾腎作用更加平和、持久,避免溫燥傷陰。同時,熟地黃又能補血,改善血液循環,使益智仁的藥力更好地發揮,增強療效。

大益智散方中包含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元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能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使益智仁等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從而達到健脾益智、固腎止瀉的效果。
  2. 協調藥性,防止燥烈傷陰: 大益智散中益智仁、覆盆子等藥材性偏燥烈,容易耗傷津液,而人參能滋陰潤燥,緩解藥性燥烈,防止損傷脾胃,維持藥性平衡,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大益智散中加入茯苓,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大益智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困、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而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能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消化功能。
  2. 佐使藥性: 茯苓性平和,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利用。大益智散中其他藥物如益智仁、砂仁等性味較燥烈,茯苓能起到緩和藥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

大益智散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用於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和改善精神狀態。其成分中包含肉蓯蓉,這在方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肉蓯蓉是常見的中藥材,傳統上被認為具養腎助陽、益精填髓的功能。它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的氧供應,進而提升認知功能和精神狀態。此外,肉蓯蓉還有安神的效果,有助於減少焦慮和壓力,讓人保持良好的心情,這對於智力的發揮也至關重要。

綜合來說,肉蓯蓉在大益智散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強健身體,改善腦部的生理狀況,還能在精神層面上提供支持,使方劑更有效地達到增強記憶和智慧的目的。

大益智散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補腎益精: 菟絲子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作用。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遺精滑精、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2. 強壯筋骨: 菟絲子還具有強壯筋骨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腎虛引起的骨骼脆弱、腰膝無力等症狀。

因此,大益智散中加入菟絲子,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補腎益精、固精縮尿、強壯筋骨等功效,進而治療相關病症。

大益智散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智開竅,寧心安神: 遠志性味苦辛,歸心、肺經,具有益智開竅、寧心安神之效。其可疏通心竅,改善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狀,與大益智散中其他藥材共同增強其益智開竅、安神定志的功效。
  2. 助益其他藥材發揮功效: 遠志性辛散,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促進其他藥材藥效發揮。例如,與益智仁、菖蒲等藥材合用,可增強其開竅醒神、健脾益智的作用。

大益智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增強腦力和改善記憶力,其組成中包含蛇牀子。蛇牀子(Cnidium monnieri)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主要因其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和其它有效成分。首先,蛇牀子被認為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增強腦部的血液供應,從而提升記憶和注意力。其次,蛇牀子具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因壓力或疲勞所導致的神經緊張,進一步提高大腦的功能。

此外,蛇牀子還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能夠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損害,減少衰老過程中神經功能的下降。因此,將蛇牀子納入大益智散的組成中,有助於提高其對於增強智力及保護腦部的整體效果,符合中醫藥理論的整體調理思路。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益智散】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心志不寧,語言健忘」,其核心病機在於心腎兩虛,導致神志不穩、記憶衰退。以下分析此方劑之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一、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心志不寧」指心神失養,表現為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語言健忘」則屬腎精虧虛,腦髓失充所致的記憶障礙。古代醫家認為心主神明、腎藏志,此方針對心腎功能失調,以補益固本、安神定志為主要方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補腎填精為本

    • 熟地黃:滋腎陰、填精血,為補腎基礎藥物,直接充養腦髓。
    • 蓯蓉、菟絲子:溫補腎陽,與熟地黃共奏「陰中求陽」之效,調節腎之陰陽平衡。腎精充足則腦髓得養,改善健忘。
    • 蛇床子:溫腎助陽,其性偏燥可助陽氣升發,少量配伍防滋膩之弊。
  2. 益氣養心為輔

    • 人參:大補元氣,安神益智,直接提振心氣,改善「心志不寧」。
    • 白茯苓:健脾寧心,滲濕以杜絕痰濁擾神,輔助人參益氣之功。
    • 遠志:交通心腎,化痰開竅,為治健忘要藥,引腎精上濟心神。
  3. 配伍特點

    • 心腎同調:人參配熟地黃,一補心氣、一滋腎精,共助神志安定。
    • 動靜結合:菟絲子、蛇床子之溫動配伍熟地黃之靜潤,使補而不滯。
    • 標本兼顧:遠志化痰開竅治標,熟地黃、人參補虛固本。

三、可能功效推論

此方通過補腎填精與益氣養心雙重路徑,改善腦髓失養與心神不固。其作用機理可能包含:

  • 調節心腎互動,強化記憶認知功能。
  • 通過補益氣血,提升大腦供養與代謝。
  • 遠志、茯苓配伍,或有調節神經遞質、減輕腦疲勞的作用。

【結論】
大益智散體現中醫「益智」核心思路,即「腎精充則腦髓足,心氣旺則神志明」。組方側重補虛,適於虛證健忘,若痰熱或肝鬱所致健忘則需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2兩,人參(去蘆)2兩,白茯苓(去皮)2兩,蓯蓉(酒浸)2兩,菟絲子(酒浸)7錢半,遠志(去心)7錢半,蛇床子2錢半。
上為細末。
每服1錢,食後米飲調下,1日2次。
忌食豬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益智散, 出處:《準繩·類方》卷五。 組成:熟地黃2兩,人參(去蘆)2兩,白茯苓(去皮)2兩,蓯蓉(酒浸)2兩,菟絲子(酒浸)7錢半,遠志(去心)7錢半,蛇床子2錢半。 主治:心志不寧,語言健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