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葉丸

CHU Y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心經 22%
腎經 11%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楮葉丸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原因有二:

  1. 相輔相成: 楮葉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其清熱之力較緩和。桑白皮性寒,清熱利濕力較強,且兼具宣肺止咳之效。兩者配伍,相輔相成,增強清熱利濕之力,並兼具宣肺止咳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蘊肺、咳嗽痰多等病症。
  2. 藥性互補: 楮葉善於利水消腫,但其滲濕之力較弱。桑白皮則能通利水道,滲濕之力較強。兩者配伍,藥性互補,增強利水消腫功效,有助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楮葉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元氣,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楮葉丸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人參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強藥效。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楮葉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但寒涼之性易傷脾胃。人參溫補脾胃,可緩解楮葉的寒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楮葉丸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利水滲濕: 楮葉丸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利於消退水腫,促進利尿,緩解水溼停滯帶來的不適。

健脾寧心: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因水濕停滯引起的脾胃虛弱、心神不寧等症狀,與楮葉丸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楮葉丸中藥方劑介紹

中藥方劑「楮葉丸」,主要成分有桑白皮、人參、茯苓,主治功效是口渴、飲食量減少、喝水也無法止渴。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桑白皮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它能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保護肺部健康、散營衛之瘀滯、發散陳血、止血化瘀、宣通經絡、疏導氣血、調和營衛,使血行流暢、瘀血化解。桑白皮的散血功效尤適用於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症瘕痞瘕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楮葉丸」的主要成分包括桑白皮、人參、茯苓,具有生津止渴、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口渴、飲食量減少、喝水也無法止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乾楮葉(炒)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定粉各1兩。
上為細末,取豬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消渴病人,陰虛火旺者,症見消渴減食,飲水不休,口乾舌燥,小便頻數者。陰虛火旺者,忌食辛辣、燥熱之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楮葉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組成:乾楮葉(炒)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定粉1兩。 主治:消渴減食,飲水不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