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椒礬湯中包含花椒,主要原因如下:
- 溫經散寒: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其辛散之性可助藥力直達病所,溫暖經脈,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客於經絡、致使疼痛不適者,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 殺菌消毒:花椒中含有揮發油、生物鹼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預防和治療感染。
椒礬湯通常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疼痛、瘙癢、麻木等症狀,花椒的加入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椒礬湯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泄瀉者,白礬能收斂腸道,止瀉止痢,配合其他藥物如胡椒、肉桂等溫陽散寒,可達到溫中散寒、止瀉止痢之效。
- 殺菌止癢:白礬亦有殺菌止癢之效。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可抑制細菌滋生,減輕炎症,並起到止癢作用。椒礬湯中,白礬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殺菌止癢、消炎止痛的功效。
椒礬湯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緩和: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毒、散寒、通竅的功效。椒礬湯以椒、礬等辛燥之品為主,容易燥烈傷陰,蔥白可起到緩和藥性、解毒生津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
- 助藥力達表: 蔥白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助藥力達表,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椒礬湯中加入黃豆,主要原因如下:
- 解毒緩和: 黃豆性平味甘,具有解毒、和中、健脾之效。椒礬湯中含有較強的藥性,如椒目、礬石等,黃豆可緩和其毒性,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 增強療效: 黃豆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能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同時,黃豆中還含有皁苷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提升椒礬湯的療效。
椒礬湯中包含生薑,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
- 緩和藥性: 椒礬湯中含有辛辣燥熱的藥物,例如花椒、明礬等,容易造成胃腸刺激。生薑性溫,味辛,能中和燥熱,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避免出現口乾、舌燥、胃痛等副作用。
- 促進藥物吸收: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和胃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同時,生薑還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椒礬湯」,主要成分包括:花椒、白礬、蔥白、黃豆、生薑,具有多種治療功效,除了主治腳氣病外,還能治療腸胃脹氣、皮膚病、眼花、流鼻血、耳聾等疾病。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黃豆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胃、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等多種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中藥方劑「椒礬湯」以花椒、白礬、蔥白、黃豆、生薑為主藥,具有溫暖、發汗、利尿、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疾病,如腳氣病、腸胃脹氣、皮膚病、眼花、流鼻血、耳聾等。
傳統服藥法
蜀椒3兩,白礬(碎)3兩,蔥白1握(並須洗淨),大豆5升(揀淨),鹽2兩,生薑(切)2兩。
上納釜中,以漿水3鬥,煮至2鬥5升,用新瓦甕子1口,可容5鬥者。用板子闊3寸,於甕子近底橫著之。將煎得汁去滓,乘熱投入中,候冷暖得所,即入腳踏甕中板上蘸腳,頻頻以湯從骭面淋之,其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椒礬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組成:蜀椒3兩,白礬(碎)3兩,蔥白1握(并須洗淨),大豆5升(揀淨),鹽2兩,生薑(切)2兩。 主治:腳氣。兼治腸風,癮疹,眼昏,鼻衄,耳聾等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