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應膏

甚應膏

SHEN Y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生集》卷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0%
胃經 40%
脾經 20%
肺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甚應膏方劑中加入蔥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發散風寒: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清涕等症狀。甚應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等症,蔥白可輔助其散寒止痛。

二、解毒消腫:蔥白亦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局部腫痛。甚應膏中加入蔥白,可加強其解毒消腫作用,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甚應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止嘔: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之效。甚應膏以溫陽補氣為主,加入生薑可增強其溫中散寒之力,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症,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調和藥性:甚應膏中多用溫熱藥物,加入生薑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防止藥性偏燥傷陰。同時,生薑還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甚應膏之傳統古代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療「寒濕腳氣」,症見下肢腫脹、疼痛、冷感,或關節屈伸不利,屬寒濕之邪侵襲經絡所致。古醫籍中,「腳氣」泛指下肢氣血不暢之症,非僅限現代醫學之維生素缺乏病。寒濕鬱滯,氣血不通,故用此外敷膏方以溫散寒濕、活血消腫。

二、組成藥物與邏輯推理

  1. 廣膠(三兩)

    • 即黃明膠,由牛皮熬製,性味甘平,具黏合收斂之效。
    • 推論作用:作為基質使膏藥成黏稠狀,利於貼敷;其性溫潤,可緩和局部氣血凝滯。
  2. 蔥白(半斤)、生薑(半斤,搗汁)

    • 蔥白辛溫,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生薑辛散溫通,可驅寒止疼、活血利水。
    • 推論作用:二藥取其汁液,辛溫之性直透皮膚,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散寒濕痺阻。
  3. 陳酒糟或米醋(配糟油/醋汁)

    • 酒糟性溫,可行血散瘀;米醋酸收,能軟堅散結。
    • 推論作用:加強滲透力,助膠、蔥、薑之藥性深入經絡,並引藥下行至患處。

三、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通散寒」為核心:

  • 溫性配伍:蔥、薑、酒糟皆屬辛溫,針對寒濕特性,改善局部冷痛。
  • 外敷導引:透過膏藥貼敷,直接作用患處,促進藥力滲透,加速氣血流通以消腫止痛。
  • 協同增效:膠質固定藥性,糟醋助溶解與吸收,形成「散寒—活血—消腫」之聯動。

結語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法」思維,針對寒濕鬱滯肌表之證,以辛溫透達為主,結合糟醋之滲透力,簡便而專效。然須辨明寒濕與濕熱腳氣之異,方證相應乃得其功。

傳統服藥法


廣膠3兩,蔥半斤,薑半斤(搗汁留用)。
止痛消腫。
另將好陳酒糟,取糟油二盞,或用米醋一碗,和陳糟,裝細絹,濾取汁二盞,同膠、蔥、薑汁熬成膏。
布攤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甚應膏, 出處:《回生集》卷上。 組成:廣膠3兩,蔥半斤,薑半斤(搗汁留用)。 主治:止痛消腫。主治:寒濕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