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湯

GUI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心經 19%
脾經 19%
肝經 13%
膀胱經 12%
胃經 7%
肺經 7%
腎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桂苓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溫陽化氣: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可溫陽化氣、散寒止痛。苓桂湯常用於脾陽不足,寒濕內蘊所致的脘腹冷痛、泄瀉、水腫等症,肉桂可溫脾胃、散寒濕,配合茯苓健脾利濕,起到溫陽化氣,驅散寒邪的作用。

二、溫補脾腎:桂枝亦有溫補脾腎之效,茯苓則利水滲濕,兩藥合用,可補脾腎之不足,促進脾腎氣化,利水消腫。對於脾腎陽虛,寒濕內阻所致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等症,桂苓湯具有良好的療效。

桂苓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利水滲濕之效,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並改善濕氣引起的諸多症狀。
  2. 配合桂枝、茯苓:桂苓湯中桂枝溫陽化氣,茯苓健脾滲濕,與澤瀉共同作用,達到溫陽利水、健脾滲濕的效果,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水濕停滯導致的症狀,如水腫、小便不利、腹脹等。

桂苓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桂苓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水濕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肢體困重等症狀。赤茯苓可以幫助利水滲濕,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上述症狀。
  2. 健脾益氣: 赤茯苓還具備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改善脾腎陽虛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桂苓湯中加入赤茯苓,可以發揮其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達到治療脾腎陽虛、水濕內停的目的。

桂苓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止瀉:桂苓湯以桂枝、茯苓為主,善於溫陽利水,但亦有寒涼之性,容易損傷脾陽,導致脾胃虛寒,腹瀉不止。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助脾運化,配合桂苓湯溫陽利水,更能達到溫脾止瀉之效。

2. 調和藥性:桂苓湯中以茯苓、澤瀉等利水滲濕藥為主,容易傷陰耗氣。乾薑辛溫,可溫陽補氣,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達到溫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的效果。

主治功效


桂苓湯

組成:

  • 乾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和胃、止嘔、止瀉、消炎止痛的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化瘀止痛的功效。
  • 澤瀉: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的功效。
  • 赤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功效:

  • 腳氣:腳氣病,一種皮膚病。症狀為足部皮膚瘙癢、脫皮、糜爛等。
  • 上喘:呼吸困難,胸悶氣短。
  • 心下妨悶:心窩部位有悶塞感,呼吸不暢。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2. 本方含有乾薑,具有溫熱作用,因此陰虛火旺者禁用。
  3. 本方含有肉桂,具有活血作用,因此血虛、血熱者禁用。
  4. 本方含有澤瀉,具有利尿作用,因此小便頻數者禁用。
  5. 本方含有赤茯苓,具有寧心作用,因此失眠者禁用。

總結

桂苓湯是中藥方劑,具有溫經散寒、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腳氣、上喘、心下妨悶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桂心半兩,赤茯苓1兩,半夏1兩(湯洗7次去滑),細辛半兩,麻黃2兩(去根節),五味子1兩。
上為粗散。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陽利水、化痰止咳的作用,因此,陰虛火旺、肺燥咳嗽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腳氣病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桂苓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組成:桂(去粗皮)3兩,澤瀉(銼)2兩,赤茯苓(去黑皮,銼)2兩,乾薑(炮)2兩。 主治:腳氣上喘,心下妨悶。

桂苓湯, 出處:《聖惠》卷四十二。 組成:桂心半兩,赤茯苓1兩,半夏1兩(湯洗7次去滑),細辛半兩,麻黃2兩(去根節),五味子1兩。 主治:上氣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雞聲。

桂苓湯, 出處:《直指》卷七。 組成:辣桂半兩,赤茯苓半兩,當歸半兩,川芍半兩,赤芍藥半兩,蓬莪朮半兩,京三棱半兩,檳榔半兩,蒼朮(炒)半兩,桑白皮(炒)半兩,大腹皮半兩,瞿麥穗半兩,青皮半兩,陳皮半兩,甘草(炒)半兩,葶藶1分,大黃(濕紙煨)1分。 主治:血分水飲,經脈不行,血化爲水,四肢紅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