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傳妙方
BU CHUAN MIAO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偏寒 (0.73)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5%
脾經 15%
膀胱經 15%
大腸經 8%
胃經 6%
心經 6%
心包經 6%
腎經 6%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不傳妙方」方劑中包含花椒,其作用主要有二:
一、溫經散寒: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止癢。若方劑以溫經散寒為主要目的,花椒有助於驅散寒邪,改善寒症所引起的疼痛或麻木。
二、除濕止痛:花椒亦具燥濕之效,可溫陽化濕,驅散體內濕氣,並能止痛止癢,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濕疹等症。
因此,花椒在「不傳妙方」中起到溫經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傳妙方」中包含白礬,其使用原因主要有二: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燥濕止癢功效,可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方中若出現濕熱、瘙癢等症狀,白礬可發揮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作用。
- 收斂止血: 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等。方中若出現出血不止、創口難癒等症狀,白礬可發揮收斂止血、促進癒合的作用。
白礬作為一種礦物藥,需謹慎使用,且需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根據病症、體質等因素配伍使用。
[不傳妙方] 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 通絡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熄風止痙之效。對於因風邪入絡、經絡不通所致的痙攣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較佳療效。
- 清熱解毒: 全蠍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
[不傳妙方] 往往針對特定病症而設,全蠍的藥性與該方劑的組成相輔相成,以達到最佳療效。然而,中藥配伍複雜,[不傳妙方] 的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判斷,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名為「不傳妙方」,主治「血風癬蟲,坐闆疥癩諸瘡」,其核心在於治療由風、濕、熱、蟲邪交織所致的皮膚疾患。
- 血風癬蟲:指因血分風熱或濕熱蘊結,化生蟲毒,導致皮膚瘙癢、脫屑、邊界清晰的癬病(如體癬、牛皮癬)。「蟲」為傳統醫學對頑固瘙癢的隱喻,亦可能含真實寄生蟲(如疥蟎)。
- 坐闆疥癩:「坐闆瘡」為臀部濕熱瘡瘍(類似毛囊炎或褥瘡),「疥」為疥瘡(疥蟎感染),「癩」則泛指皮膚潰爛、結痂的頑疾(如麻風或慢性濕疹)。
此類病症共通點為 瘙癢、糜爛、滲液、結痂,病機多與 濕熱蘊膚、蟲毒侵襲、氣血壅滯 相關,方劑外用以 殺蟲止癢、收斂燥濕、解毒通絡 為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綠柳樹根皮
- 推測藥性:柳樹皮(如旱柳、垂柳)自古用於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含 水楊苷(天然前體,水解後生成水楊酸),具抗菌、消炎作用。
- 本方角色:清解皮膚濕熱,抑制病原(癬菌、細菌),緩解紅腫瘙癢。
2. 川椒(炒燥)
- 傳統功效:辛溫香烈,能 殺蟲止痛、溫散濕邪。炒燥後減其辛竄,增燥濕收斂之性。
- 現代佐證:含揮發油(如檸檬烯、花椒素),對疥蟎、真菌有抑制作用,並可局部麻醉止癢。
- 本方角色:與柳皮協同殺蟲,溫通氣血以促藥透達。
3. 枯礬
- 傳統功效:酸澀寒,專攻 收濕斂瘡、解毒殺蟲,為治濕瘡、疥癬要藥。
- 現代機理:硫酸鋁鉀具收斂性,抑制滲液與微生物繁殖。
- 本方角色:燥濕止癢,固定藥效於患處,防潰爛擴散。
4. 全蠍(焙)
- 傳統功效:辛平有毒,善 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外用治頑瘡癰疽。
- 現代理解:蠍毒素含抗菌肽,或可鎮痛消炎,針對深層蟲毒結聚。
- 本方角色:深入絡脈,搜剔風濕蟲毒,治久頑瘙癢。
5. 豬板油調敷
- 載體作用:油脂滋潤護瘡,防乾裂,亦助藥粉黏附滲透。傳統認為豬油性涼,可潤膚解毒。
方劑配伍邏輯
- 殺蟲為本:柳皮、川椒針對「蟲」邪(真菌、疥蟎),枯礬強化抑菌。
- 燥濕止癢:枯礬收濕,川椒溫散濕滯,共解濕熱黏膩之毒。
- 通絡解毒:全蠍走竄,深入絡脈,治頑固癬癩久不癒。
- 調和劑型:豬油緩和藥性刺激性,潤膚防乾裂,適合瘡面糜爛者。
此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以 清熱燥濕為基礎、殺蟲通絡為核心,針對皮膚濕熱蟲毒蘊結之證,層次分明。
傳統服藥法
綠柳樹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淨末4兩),枯礬1兩,全蠍5只(焙)。
上為細末。
豬板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不傳妙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使用不傳妙方時,應遵醫囑,切勿擅自用藥。
相關疾病
疥癬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不傳妙方,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組成:綠柳樹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淨末4兩),枯礬1兩,全蠍5隻(焙)。 主治:血風癬蟲,坐闆疥癩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