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薊菀湯中包含小薊,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小薊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其藥性可有效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血癥,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此外,小薊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出血,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薊菀湯中加入小薊,旨在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薊菀湯中包含紫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化痰、止咳之效。對於肺燥咳嗽、痰多粘稠、氣喘等症狀,紫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宣肺通竅: 紫菀能宣通肺氣,對於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薊菀湯中加入紫菀,能更好地發揮其潤肺止咳、宣肺通竅的功效,治療相關疾病。
薊菀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其清熱涼血之功,可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牡丹皮亦能活血化瘀,對於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瘀血阻滯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在薊菀湯中加入牡丹皮,可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輔助作用,進一步增強其治療功效。
薊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是為了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脾經,具有 破血行瘀,潤腸通便 的功效。在薊菀湯中,桃仁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 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達到 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的目的。
此外,桃仁也能 滋潤腸道,改善便祕,有助於 排出體內毒素,進一步 促進疾病的康復。
薊菀湯中加入滑石,主要是為了清熱利濕、通淋止痛。
滑石性寒,味甘,歸膀胱經。其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在薊菀湯中,滑石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清熱解毒,利濕通淋,達到治療濕熱下注膀胱所致的尿路感染、尿頻、尿痛、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效果。此外,滑石還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可緩解因濕熱引起的便祕。
薊菀湯方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薊菀湯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等症,川貝母的加入可以有效清熱化痰,緩解肺熱咳嗽,幫助痰液排出。
- 宣肺解表:川貝母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的作用,可以疏散肺氣,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鼻塞等症。薊菀湯中常配伍其他宣肺解表藥物,川貝母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宣肺解表效果,促進機體恢復。
薊菀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入肺經,能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對於因風寒或燥邪引起的咳嗽,痰多難出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水濕停滯而引發的胸悶,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薊菀湯中加入桑白皮,可以增強其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症狀。
薊菀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酸,性微寒,具有疏肝理氣、消食降逆的功效。方中若存在肝氣鬱滯、脾胃不和的情況,枳殼可以幫助疏解肝氣,調和脾胃,改善氣機不暢,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 行氣止痛:枳殼能夠行氣止痛,特別適用於胸脅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薊菀湯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加入枳殼可以加強行氣止痛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
薊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薊菀湯方中,主要藥物為茵陳蒿、澤瀉等,性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過於傷脾胃,減輕副作用。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加入甘草後,可以增強茵陳蒿、澤瀉等藥物的療效,使藥效更佳,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薊菀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是為了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梔子味苦寒,入肝、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
在薊菀湯中,梔子主要針對以下兩方面:
- 清熱瀉火:薊菀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分有熱的症狀,梔子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改善患者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 涼血解毒:梔子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熱解毒,緩解血分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潰爛等症狀。
因此,薊菀湯中加入梔子,可以有效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達到治療目的。
薊菀湯方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薊菀湯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瘰癧、乳癰等病症,白芍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疏肝解鬱、化瘀散結的效果。
- 調和藥性: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緩解其他藥物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例如,方中所含的柴胡、枳殼等藥物性偏溫燥,白芍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主治功效
薊菀湯
薊菀湯為中藥方劑,由小薊、紫菀、牡丹皮、桃仁、滑石、川貝母、桑白皮、枳殼、甘草、梔子、白芍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吐紅痰混著瘀血,上半身有較多的症狀,下半身虛弱。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性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斂陰止汗、補中益氣等功效。
- 川貝母:性味甘、微苦,歸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滑石:性味甘、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 牡丹皮:性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桑白皮:性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 桃仁:性味苦、溫,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 枳殼: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梔子:性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 小薊:性味苦、涼,歸肝、腎經,具有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三大傳統代功效。
- 紫菀:性味苦、辛、平,歸肺、腎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
總結
薊菀湯為中藥方劑,由小薊、紫菀、牡丹皮、桃仁、滑石、川貝母、桑白皮、枳殼、甘草、梔子、白芍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吐紅痰混著瘀血,上半身有較多的症狀,下半身虛弱。
傳統服藥法
小薊、紫菀、丹皮、桃仁、滑石、貝母、桑皮、枳殼、甘草、梔子、白芍。
清上化痰去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但陰虛火旺、咳嗽痰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薊菀湯,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十一。 組成:小薊、紫菀、丹皮、桃仁、滑石、貝母、桑皮、枳殼、甘草、梔子、白芍。 主治:清上化痰去瘀。主治:咳嗽,吐紅痰挾瘀血,上盛下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