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胕飲

XIAO F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2%
肝經 9%
心經 9%
膀胱經 7%
膽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消胕飲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利水滲濕:消胕飲用於治療水腫臌脹,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水腫。

二、健脾益氣:茯苓亦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改善水腫的病因。同時,茯苓能補益氣血,有助於恢復患者的體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消胕飲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利濕:茵陳蒿味苦性寒,善於清熱利濕,可針對濕熱蘊結於肝膽所致的黃疸、脅痛、發熱等症狀,與消胕飲中其他清熱利濕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利膽、清熱退黃之效。
  2. 解毒退黃:茵陳蒿具有解毒退黃功效,可有效抑制黃疸的發展,並促進膽汁排出,加速肝臟排毒。這對於因濕熱毒邪所致的黃疸症狀尤為有效,與消胕飲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配合,可更有效地清除肝膽濕熱,改善黃疸。

消胕飲方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能清心火,瀉肺熱,並可涼血解毒。消胕飲主治熱毒蘊結,心煩不寐,口渴咽幹,小便赤澀,舌紅苔黃等症,方中加入梔子,可有效清熱解毒,散熱除煩,並能緩解口渴咽幹、小便赤澀等症狀,起到輔助主藥的作用。

消胕飲中加入薏苡仁,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除痺的功效。

薏苡仁性涼味甘,入脾、肺、腎經。其利水滲濕之效,能排除體內過多的水濕,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並可治療濕邪困脾所致的脾虛乏力、食慾不振等。此外,薏苡仁還具有健脾除痺的功效,能祛除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有助於改善胕腫疼痛的病症。

因此,消胕飲中加入薏苡仁,能發揮利水滲濕、健脾除痺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達到治療胕腫的目的。

消胕飲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消胕飲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澤瀉利水滲濕,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除水腫,改善小便不通暢的狀況。
  2. 清熱解毒: 澤瀉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清熱利濕,並可輔助其他藥材解毒,改善因濕熱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因此,消胕飲中加入澤瀉,能有效發揮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的目的。

消胕飲中包含木瓜,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一、消腫止痛: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消食健脾、通乳消腫之效。消胕飲用於治療因外傷、跌打損傷等導致的腫痛,木瓜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二、活血化瘀:木瓜富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瘀,加速傷口癒合。消胕飲中常配伍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木瓜可增強其活血效果,共同達到消腫止痛之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胕飲」

消胕飲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茯苓、茵陳蒿、梔子、薏苡仁、澤瀉、木瓜,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胃、祛風除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腳氣等疾病。

【茯苓】 性平,味甘淡,入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瓜】 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茵陳蒿】 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澤瀉】 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梔子】 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總結】 中藥方劑「消胕飲」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胃、祛風除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腳氣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茯苓1兩,茵陳1錢,防己1錢,炒梔子1錢,苡仁1兩,澤瀉3錢,木瓜1錢。
水煎服。1劑小便利,2劑身熱解,再用2劑而腳腫消,再2劑全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利水滲濕作用,因此,脾胃虛弱、氣虛下陷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胕飲,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組成:茯苓1兩,茵陳1錢,防己1錢,炒梔子1錢,苡仁1兩,澤瀉3錢,木瓜1錢。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