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快膈消食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 三稜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血化瘀之功效。快膈消食丸主要用於治療飲食積滯、脘腹脹滿等症,三稜可以幫助行氣散結,消食導滯,緩解胃腸脹氣和消化不良。
- 活血化瘀: 三稜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化道的血液供應,促進消化功能恢復。對於因血瘀引起的消化不良,三稜能夠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快膈消食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食化積: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食、破血行瘀的功效。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莪朮能有效促進消化,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 活血化瘀: 莪朮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食積導致的氣滯血瘀,莪朮能起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
快膈消食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消食: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弱、氣滯食積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砂仁可以通過理氣消食,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 降逆止嘔:砂仁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脾胃不和、氣逆上衝導致的噁心嘔吐。對於食積停滯引起的胃脘脹滿、噯氣嘔吐,砂仁可以通過理氣降逆,消除食積,達到止嘔的效果。
快膈消食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 健脾益氣,助消化: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消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 固護脾胃,防止反胃: 快膈消食丸針對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白朮的健脾功效能固護脾胃,防止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食物反胃、嘔吐等症狀。
快膈消食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 神麴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消食化滯藥材如山楂、麥芽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脾胃積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 調理脾胃: 神麴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配合方劑中的其他健脾藥材,可全面調理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快膈消食丸中包含大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大麥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之效。其富含澱粉酶,能促進澱粉的消化吸收,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清熱除煩: 大麥還具有清熱除煩的功效。其性涼,可清熱解暑,對於因熱邪內蘊而引起的口渴煩躁、心煩不眠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大麥的加入有助於提升快膈消食丸消食化積、清熱除煩的療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等病症。
快膈消食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有二:
一、 行氣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止痛的功效。快膈消食丸以消食導滯為主,但若因氣鬱導致脾胃不和,則更需加入香附以行氣解鬱,促進脾胃氣機的正常運作,提高消食導滯的效果。
二、 調和脾胃: 香附還具有調和脾胃的功能。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易導致食積停滯。香附可通過行氣解鬱,調和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促進食積消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快膈消食丸主要用於宿食停滯、肚脹腹痛,其功效在於消積滯、化乳食,尤其適用於飲食積滯引起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甚或小兒乳食不化等證。方中藥物多具行氣消積、健脾和胃之效,能促進脾胃運化,緩解因食積導致的氣機阻滯。
組成邏輯推理及可能功效
1. 行氣消積
- 縮砂仁:辛溫芳香,醒脾和胃,行氣化濕,專治中焦氣滯、脘腹脹滿。
- 香附子: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氣機,助砂仁解鬱消脹。
- 橘皮(炒):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協同行氣以助消化。
作用:三藥共調氣機,解脾胃氣滯,消除因食積所致的腹脹。
2. 破血消癥
- 京三稜、蓬莪朮(炒):二者均為破血行氣之品,善消積滯,尤其擅長化解頑固宿食或氣血瘀滯引起的脹痛。
作用:針對重症食積或久積成瘀者,破除有形之滯。
3. 健脾消食
- 神曲(炒)、麥糵(炒):
- 神曲發酵而成,長於消穀食、解酒積;
- 麥糵(麥芽)專消米麵薯芋之滯,尤適小兒乳積。
- 甘草(炙):緩和藥性,補中益氣,兼調諸藥。
作用:直接助脾胃運化,分解停滯之飲食,恢復中焦功能。
4. 製劑與服法
- 面糊為丸:取其緩釋之性,漸消積滯;
- 麻子大:小劑型易於吞服,適合小兒或輕症;
- 食後白湯送下:飯後服藥,直接作用於脾胃消化時段。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結合行氣、破積、消導三法:
- 氣行則積消:砂仁、香附、橘皮疏通氣機,從根本上改善脾胃升降;
- 破積導滯:三稜、莪朮攻逐頑固積滯,適用於有形實邪;
- 消食和中:神曲、麥芽針對具體食積類型,輔以甘草調護脾胃。
全方側重**「消」與「化」**,既能緩解急性脹痛,亦能預防乳食復積,體現中醫「通因通用」的治積思路。
傳統服藥法
縮砂仁半兩,橘皮(炒)半兩,京三稜半兩,蓬莪朮(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香附子半兩,甘草(炙)半兩(一方無甘草)。
消積滯,化乳食。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食後白湯送下。
消乳丸(原書同卷)、消食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宿食停滯,肚脹腹痛的患者。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快膈消食丸, 出處:《誠書》卷十。 組成:三棱(煨)5錢,蓬莪朮(煨)5錢,縮砂(去殼)5錢,白朮5錢,神曲(炒)5錢,麥糵(炒)5錢,香附(炒)1兩(一方加炒枳殼2錢)。 主治:宿食停滯,肚脹腹痛。
快膈消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三引《湯氏寶書》。 組成:縮砂仁半兩,橘皮(炒)半兩,京三棱半兩,蓬莪朮(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香附子半兩,甘草(炙)半兩(一方無甘草)。 主治:消積滯,化乳食。主治:宿食停滯,腹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