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 桂枝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溫暖脾胃,有助於改善因寒濕阻滯所導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利水消腫: 桂枝同時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促進水液代謝,消除體內積聚的寒濕,配合其他利濕藥物,可更有效地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因此,溫中利濕湯中加入桂枝,既能溫暖脾胃,又能利水消腫,對於寒濕阻滯導致的脾胃虛寒、水濕停滯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乾薑,乃因其具有溫中散寒、化濕止瀉之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脾胃之寒,助陽氣之升發,故可溫中散寒,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外,乾薑亦能化濕止瀉,對於濕邪困脾,導致的腹瀉、嘔吐等症狀亦有療效。
溫中利濕湯中以乾薑溫中散寒,配合其他藥材利濕,共奏溫中利濕之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溼邪困脾所致的脘腹冷痛、泄瀉、嘔吐等症。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能溫補脾腎陽氣,散寒止痛,對於脾腎陽虛所致的寒濕內盛,脾胃不和,腹痛泄瀉等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助藥力: 附子能引藥入脾腎,並增強其他藥物的藥力,有利於其他藥物發揮溫中利濕的作用。
附子藥性猛烈,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溫中利濕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能補脾氣、燥脾濕,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脾導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溫中利濕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濕邪內阻導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白朮的健脾燥濕功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濕邪排出。
- 固護中氣:白朮還具有固護中氣的作用,能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溫中利濕湯中包含一些溫陽散寒的藥物,如附子、乾薑等,這些藥物雖然可以溫中散寒,但同時也可能損傷脾陽,白朮的固護中氣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脾陽受損,確保溫中利濕湯的療效。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導滯,行氣利水: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行氣利水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濕濁內阻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水腫等症狀,能起到溫中散寒、利水消腫的作用。
-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溫中利濕湯中常配合其他溫中健脾、利濕化濁的藥物,檳榔能引導藥力下行,使藥效更易到達病竈,增強整體治療效果。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葛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葛花清熱解暑: 葛花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濕止瀉之效。溫中利濕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肢體困重等症,葛花可清熱解暑,減少濕熱對脾胃的影響,進一步促進脾胃運化,利濕消腫。
- 葛花利水消腫: 葛花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緩解濕邪困脾所致的肢體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溫中利濕湯中加入葛花,可以加強利濕消腫的作用,促進體內濕邪的排出,達到治本的目的。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溫中化濕: 白荳蔻味辛性溫,能溫中散寒,化濕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行氣利水: 白荳蔻又能理氣行氣,有助於水濕的運化,利水消腫,對於寒濕阻滯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白荳蔻在溫中利濕湯中,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化濕利水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寒濕阻滯等病症。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消食: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化積止瀉之功效。溫中利濕湯多用於脾胃虛寒、濕阻中焦引起的脘腹脹滿、納呆食少、大便溏泄等症狀。雞內金可幫助脾胃運化,消食化積,改善脾胃功能,從而利於水濕運化。
- 利水滲濕: 雞內金還具有一定的利水滲濕作用,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利於消除水濕停滯,緩解濕邪對脾胃的影響。與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合用,可增強利水消腫效果,更有效地改善濕阻中焦的症狀。
溫中利濕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濕濁內停,並有助於化解痰濕,達到溫中利濕的效果。
-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陳皮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能夠調和肝脾,解除肝氣鬱結,避免肝氣犯脾,進一步加強溫中利濕的效果。
主治功效
溫中利濕湯
組成:
- 桂枝:辛溫解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痛止嘔。
- 乾薑:溫中散寒,溫胃止瀉,消食化積。
- 附子:溫裡助陽,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
- 檳榔:行氣導滯,消積化痰,殺蟲止癢。
- 葛花:清肺利咽,止咳化痰,升陽解表。
- 白荳蔻: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
- 雞內金:消食化積,澀精止遺,止咳化痰。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飲酒過度引起的胃濕氣阻隔,經常會有噎膈的症狀。
藥理作用:
溫中利濕湯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理氣化濕的作用。方中桂枝、乾薑、附子溫中散寒,白朮健脾益氣,檳榔行氣化濕,葛花清肺利咽,白荳蔻溫中行氣,雞內金消食化積,陳皮理氣健脾。諸藥合用,共奏溫中利濕,益氣健脾之功。
臨牀應用:
溫中利濕湯主要用於治療飲酒過度引起的胃濕氣阻隔,經常會有噎膈的症狀。也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總結:
溫中利濕湯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桂枝,乾薑,附子,白朮,檳榔,葛花,白荳蔻,雞內金,陳皮,主治功效是飲酒過度引起的胃濕氣阻隔,經常會有噎膈的症狀。溫中利濕湯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理氣化濕的作用。方中諸藥合用,共奏溫中利濕,益氣健脾之功。溫中利濕湯主要用於治療飲酒過度引起的胃濕氣阻隔,經常會有噎膈的症狀。也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桂枝1錢,乾薑1錢,淡附子1錢,白朮1錢,檳榔1錢,葛花1錢,白蔻仁(衝)1錢,雞內金1錢,陳皮1錢。
如大便堅燥,加酒蒸大黃3錢,大麻仁3錢;足腫,加木香1錢;如酒濕成蠱者,加黑醜1錢,炒蕪荑1錢;如膀胱之氣不化,囊腫如升鬥者,用綿茵陳5-6錢煎湯代水煎藥,如不應,脈沈無力者,更宜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中利濕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二。 組成:桂枝1錢,乾薑1錢,淡附子1錢,白朮1錢,檳榔1錢,葛花1錢,白蔻仁(衝)1錢,雞內金1錢,陳皮1錢。 主治:酒濕傷胃阻膈,欲成噎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