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霞散
QING XI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靈蘭要覽》卷下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霞散中加入青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青黛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 消炎止痛:青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對於皮膚病、口腔潰瘍等疾病,青黛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青霞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乳香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適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青霞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緩解疼痛,促進傷勢恢復。
- 消腫止痛:乳香亦具消腫止痛功效,能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青霞散中常配合其他具有消腫止痛功效的藥材,如沒藥、川芎等,共同發揮消腫止痛的效果。
青霞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青霞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沒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2. 生肌斂瘡: 沒藥還有生肌斂瘡之效,能促進創面癒合,預防感染。青霞散中常配合其他具有生肌作用的藥物,共同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青霞散中添加海螵蛸,主要基於其止咳平喘、收斂止血的功效。
海螵蛸源自烏賊的內骨骼,性味甘鹹平,入肺、腎經。其富含碳酸鈣,能中和胃酸,緩解咳嗽、哮喘等症狀。同時,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可用於止咳化痰、止血生肌,配合青霞散中其他藥物,起到協同治療的效果。
青霞散方劑中含有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功效。青霞散主治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可有效抑制皮膚表面濕氣,減輕瘙癢,促進傷口癒合。
- 解毒消腫: 白礬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能有效清除毒素,消退炎症。對於濕疹等皮膚病常伴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白礬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白礬在青霞散方劑中起到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作用,是治療濕疹等皮膚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霞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蘞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清熱瀉火,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
- 散結消痰,利咽開音:白蘞還能散結消痰,利咽開音,適用於痰熱阻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青霞散以白蘞配伍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痰熱阻肺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青霞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寒水石性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功效。此方可能因病症屬熱證,如肝火上炎、胃火熾盛等,需以寒水石清熱降火,以緩解相關症狀。
- 利濕通淋: 寒水石亦能利濕通淋,適用於濕熱下注引起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若方中涉及此類症狀,則寒水石可起到利濕通淋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
總之,寒水石在青霞散中,主要發揮清熱瀉火、利濕通淋的作用,根據具體病症及其他藥材的配伍,才能更準確地理解其作用。
青霞散中使用冰片,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的功效。
冰片 性寒,味辛,具有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消炎止痛,尤其針對熱毒引起的疼痛效果顯著。同時,冰片亦有 涼血止痛 之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導致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青霞散中加入冰片,能夠有效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青霞散中包含杏仁,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能潤肺止咳,對於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多且黏稠等症狀具有良好效果。青霞散多用於肺熱咳嗽,杏仁在此發揮潤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療效。
- 宣肺平喘: 杏仁亦有宣肺平喘的作用,能疏通肺氣,利於氣機宣降,對於痰多喘咳、氣促等症狀有所緩解。青霞散中,杏仁與其他宣肺平喘藥物配合,共同發揮宣肺平喘、止咳化痰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霞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癰疽潰爛,膿多不斂」,意指用於瘡瘍後期,患處化膿腐爛、久不收口之症。古代醫家認為,膿瘍久潰不癒,多因熱毒未清或氣血虧虛,致腐肉難脫、新肌難生。青霞散以「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為核心,外用以局部去腐排膿、促進瘡口癒合。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蛤蟆燒灰(主藥)
- 蛤蟆(蟾蜍)性味辛涼,具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燒灰後外用,可增強收斂瘡口、吸附膿液的作用,類似現代「炭類藥物」的吸濕斂瘡特性。
- 古代文獻如《本草綱目》載蟾蜍「治發背疔瘡,一切惡腫」,燒灰後更適用於潰後膿腐不淨之症。
青黛(佐藥)
- 青黛性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擅長治療口瘡潰爛、熱毒瘡癰。其色青入肝,可解血分熱毒,抑制瘡面感染。
- 與蛤蟆灰配伍,一收一清,協同清除殘餘熱毒,防止瘡口進一步腐潰。
炙甘草(使藥)
- 甘草炙後性溫,外用能緩和瘡口刺激、促進肌肉生長。其甘緩之性可調和蛤蟆灰與青黛的峻烈,減輕對潰瘍面的不良刺激。
真麝香(引藥)
- 麝香辛香走竄,能開通經絡、活血散結,助藥力滲透瘡口深部。其芳香之性亦有除臭之功,適用於「瘡臭爛」之症。
整體方義:
此方以「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為綱,結合動物藥(蛤蟆灰)的腐蝕收斂、礦物藥(青黛)的清熱涼血,佐以甘草調和、麝香透達,形成「去腐-清毒-生肌」的治療邏輯。尤其適用於熱毒未盡而潰爛日久者,通過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加速膿腐脫落與新肉生長。
臨牀拓展思考
從現代角度理解,方中蛤蟆灰或含鈣質(碳酸鈣)可吸附滲出物;青黛含靛藍等成分具抗菌作用;麝香擴張局部微循環,符合「消炎-乾燥-促進愈合」的傷口處理原則。然其具體機製需進一步考證。
傳統服藥法
蛤蟆1兩(燒灰),甘草(炙)1分,青黛1分。
上為細末,更入真麝少許。
或兒滿口有瘡臭爛,落下牙齒者,以雞翎掃上。凡用,先以鹽湯漱口了,乾拭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霞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吳氏家傳》。 組成:蛤蟆1兩(燒灰),甘草(炙)1分,青黛1分。 主治:小兒口齒疳。
青霞散, 出處:《靈蘭要覽》卷下。 組成:飛青黛2錢,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韶粉1錢,海螵蛸1錢,枯礬1錢,白蘞1錢,寒水石1錢,冰片3分,紅粉霜(另研極細,和勻後,再研入)1錢,杏仁(去皮尖)24個。 主治:癰疽潰爛,膿多不斂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