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冰硼散

加味冰硼散

JIA WEI BING P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2%
胃經 15%
肺經 14%
脾經 11%
腎經 8%
膽經 2%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冰硼散中包含熊膽,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熊膽味苦,性寒,入肝膽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
  2. 化腐生肌,止血生肌: 熊膽亦有化腐生肌、止血生肌之功效,能促進創面癒合,減輕疼痛。加味冰硼散中加入熊膽,可增強其消炎止痛、促進組織修復的功效。

然而,隨著人們對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熊膽來源的道德爭議,現今已有不少替代品可用於替代熊膽,如牛黃、人工麝香等。

加味冰硼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孩兒茶性涼,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其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在加味冰硼散中,孩兒茶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加味冰硼散中添加血竭,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外傷、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二、 清熱解毒,生肌斂口: 血竭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能清熱解毒,並加速傷口癒合,同時具有收斂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咽喉疼痛,保護口腔黏膜。

加味冰硼散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

在加味冰硼散中,乳香與其他藥材配伍,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幫助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同時,乳香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加味冰硼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傷引起的腫痛、瘀血等症狀,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加味冰硼散治療口腔潰瘍、咽喉炎等症,沒藥可以促進潰瘍癒合,減輕疼痛。
  2. 抗菌消炎: 現代研究發現,沒藥中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進一步增強加味冰硼散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沒藥的加入,不僅可以幫助消腫止痛,更可以增強抗菌消炎的效果,使加味冰硼散的治療作用更加全面。

加味冰硼散中含有硼砂,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熱邪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硼砂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收斂生肌: 硼砂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潰瘍、燙傷、濕疹等皮膚病症,硼砂能有效收斂創面,加速組織修復。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加味冰硼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效。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之功效。方劑中若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寒水石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患者不適。

此外,寒水石還能利咽開音,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聲音嘶啞,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寒水石在加味冰硼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改善患者症狀。

加味冰硼散中加入青黛,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它可以清解血熱,涼血止血,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外傷出血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加味冰硼散以冰硼散為基礎,主要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狀。青黛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

加味冰硼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
  2. 消炎止痛: 冰片具有抗炎、止痛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因炎症引起的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症狀,冰片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因此,加味冰硼散中加入冰片,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消炎止痛,提高其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冰硼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喉風,外面紅腫者」。喉風在中醫理論中泛指咽喉腫痛、緊閉難開、呼吸困難等急症,多因風熱邪毒或痰火壅滯所致。此證外見紅腫,提示局部熱毒熾盛,氣血壅滯,亟需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冰硼散」(冰片、硼砂為核心)為基礎,加味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祛痰消腫之效,其配伍邏輯如下:

  1. 冰片(1分)

    • 性辛涼,入心脾經,善散鬱火、通竅消腫。
    • 外用能清局部熱毒,緩解咽喉灼痛,兼有透皮吸收之效。
  2. 硼砂(1錢)

    • 甘鹹涼,入肺胃經,清熱化痰、防腐生肌。
    • 直接作用於咽喉黏膜,化解痰熱壅結,為喉科外用要藥。
  3. 風化硝(2分)

    • 芒硝風化而成,性鹹寒,軟堅散結、瀉熱解毒。
    • 助硼砂滌蕩痰熱,緩解咽喉腫脹閉塞。
  4. 山豆根(2分)

    • 苦寒入肺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 針對咽喉熱毒壅盛,為治喉風實證常用藥。
  5. 青黛(2分)

    • 鹹寒,入肝肺經,清肝瀉火、涼血解毒。
    • 協同牛黃增強清熱之力,兼治熱毒上攻之紅腫。
  6. 膽礬(2分)

    • 酸辛寒,有毒,能涌吐痰涎、蝕瘡去腐。
    • 用少量以劫痰開閉,暢通喉道,但須謹慎用量。
  7. 牛黃(2分)

    • 苦涼,歸心肝經,清熱解毒、豁痰定驚。
    • 內服治熱病神昏,外用助冰片、硼砂解咽喉熱毒。

三、整體方義與作用機制

此方以「清熱解毒為主,化痰消腫為輔」,針對喉風熱毒痰瘀互結之病機:

  • 冰片、硼砂為君,直達病所,清熱開閉。
  • 風化硝、膽礬滌痰散結,疏通咽喉氣道。
  • 山豆根、青黛、牛黃協同清解肺胃肝經熱毒,治標顧本。

全方配伍側重「外治局部」,通過吹喉使藥力直達患處,迅速抑制紅腫熱痛,符合中醫「急則治標」原則。其清熱力強,適用於實熱證喉風,若屬虛火上炎或陰虛喉痹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冰片1分, 硼砂1錢, 風化硝2分, 山豆根2分, 青黛2分, 膽礬2分, 牛黃2分。
上為細末。
吹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急性會厭炎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冰硼散,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冰片1分,硼砂1錢,風化消2分,山豆根2分,青黛2分,膽礬2分,牛黃2分。 主治:風溫傷寒,風寒搏束內熱,喉痛者。

加味冰硼散,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熊膽3分,兒茶5分,血竭5錢,乳香5錢,沒藥5錢,硼砂5錢,寒水石5錢,青黛6錢,冰片1錢。 主治:喉風,外面紅腫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