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珊瑚膏為一方傳統中醫藥膏方,其組成複雜而精妙,其中玄精石的加入,旨在利用其獨特的藥理特性。玄精石,性寒味鹹,入心、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之效。在珊瑚膏的配方中,玄精石能夠增強藥膏清熱解毒的能力,對於治療各種皮膚炎症、燒燙傷、瘡癰腫痛等症狀尤為適用。此外,玄精石還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形成,對皮膚病變有良好的修復作用。其寒涼之性質,更能在炎熱季節,緩解皮膚因高溫所引起的不適,是珊瑚膏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珊瑚膏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溼熱下注所致的瘡瘍腫毒、溼疹、帶下等症,而滑石可有效清解溼熱,促進排泄,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收斂止癢: 滑石性質細膩,具有收斂止癢作用,可以緩解瘡瘍腫毒、溼疹等疾病所造成的瘙癢症狀。配合珊瑚膏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可更好地達到消炎止癢的效果。
珊瑚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之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瘡瘍腫毒等病症,黃連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 抑菌消炎: 黃連中的小檗鹼等成分,具有強烈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黃連在珊瑚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抑菌消炎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珊瑚膏中加入秦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秦皮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瘡瘍腫毒、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秦皮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改善皮膚瘙癢。
- 收斂止癢:秦皮中含有的鞣質具有收斂止癢作用,可幫助收斂皮膚,減少滲出,緩解瘙癢症狀。珊瑚膏中加入秦皮,可增強其止癢效果,加速傷口癒合。
珊瑚膏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龍膽草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珊瑚膏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龍膽草可有效清熱瀉火,消除濕熱,緩解症狀。
- 利膽退黃: 龍膽草還有利膽退黃的作用,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肝膽功能。珊瑚膏中加入龍膽草,可以幫助清除溼熱,改善肝膽功能,進一步達到治療效果。
珊瑚膏中加入苦楝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苦楝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之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苦楝皮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消炎止癢,改善皮膚炎症狀。
- 殺菌止癢: 苦楝皮中含有的苦楝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抗寄生蟲的作用,能有效殺滅皮膚表面的細菌和真菌,進一步減輕瘙癢,促進皮膚病的癒合。
珊瑚膏中加入五倍子,主要是利用其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五倍子為五倍子蚜蟲寄生於鹽膚木等植物枝葉上所形成的蟲癭,其主要成分為單寧酸。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可使血管收縮,達到止血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傷口癒合,消炎止痛,對於外傷出血、潰瘍、濕疹等疾病有顯著療效。因此,珊瑚膏中加入五倍子,可以增強其止血生肌的效果,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珊瑚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珊瑚膏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血虛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 潤燥生津:當歸還具有潤燥生津的作用,可以滋養血脈,改善皮膚乾燥、口乾舌燥等症狀。珊瑚膏中加入當歸,可以更好地滋潤肌膚,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珊瑚膏中包含赤芍,主要是因為赤芍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涼血止血:赤芍味苦寒,入肝經,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珊瑚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赤芍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出血腫痛,促進瘀血消散。
- 活血化瘀:赤芍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珊瑚膏中其他藥材也多具活血化瘀之功效,赤芍與之配合,能增強整體活血化瘀的效果,加速傷患部位的康復。
因此,赤芍在珊瑚膏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起到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傷患部位的康復。
珊瑚膏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梔子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
- 降火涼血: 珊瑚膏常用於治療火毒內盛,導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梔子能降火涼血,清熱解毒,可有效緩解火毒,改善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珊瑚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降氣止咳、潤肺化痰之效。
其一,杏仁能宣肺降氣,對於因肺氣鬱結、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其二,杏仁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燥咳嗽、乾咳無痰等症狀,能夠滋潤肺燥,化解痰液,緩解症狀。
珊瑚膏中加入杏仁,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潤肺止咳、消炎止痛的效果。
珊瑚膏方劑中包含蕤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明目:蕤仁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或腎陰不足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蕤仁能有效緩解。
- 滋陰潤燥:蕤仁富含營養成分,能滋養肝腎,潤燥清熱。珊瑚膏中往往加入滋陰潤燥的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蕤仁的加入可以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蕤仁在珊瑚膏方劑中起到清熱明目、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部疾病,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珊瑚膏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槐枝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疹等症,槐枝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止痛: 槐枝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珊瑚膏治療的某些病症,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槐枝的活血止痛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加速康復。
珊瑚膏中加入柳枝,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珊瑚膏多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柳枝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輔助珊瑚膏達到消腫止痛的療效。
- 活血化瘀: 柳枝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珊瑚膏中往往含有活血化瘀的藥材,柳枝的加入可以增強活血化瘀作用,進一步促進病竈恢復。
總之,柳枝在珊瑚膏中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珊瑚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遠年近日不睹光明,一切雜患病眼五輪不損者」,意指長期或短期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視力模糊、目盲,但眼部的「五輪」(中醫眼科將眼部分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結構尚未受損的病證。此膏外用於點眼或洗眼,強調夜間使用(臨臥點用)效果尤佳。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分類與配伍邏輯
- 清熱解毒瀉火:黃連、秦皮、龍膽草、苦楝根、大梔子、硼砂
針對眼部熱毒熾盛,如紅腫熱痛。黃連清心火,龍膽草瀉肝膽火,秦皮清肝明目,梔子涼血解毒,硼砂清熱消腫。 - 收斂止淚、消腫生肌:五倍子、爐甘石、黃丹
五倍子斂瘡,爐甘石收濕止癢,黃丹(鉛丹)解毒斂瘡,合用於眼瞼濕爛或分泌物過多。 - 活血化瘀通絡:當歸、赤芍藥、槐枝、柳枝
改善眼部氣血瘀滯,槐枝、柳枝傳統用於引藥上行眼目。 - 滋潤明目:玄精石、滑石、杏仁、蕤仁、白沙蜜
玄精石清熱滋陰,滑石利濕潤燥,杏仁、蕤仁潤燥通絡,蜜滋養緩和藥性。 - 開竅透達:片腦(冰片)、麝香
芳香走竄,助藥力穿透眼部組織,緩解目翳遮睛。 - 引經與載體:豬膽汁、珊瑚
豬膽汁清肝明目,珊瑚傳統認為能「鎮心明目」,二者均為眼科外用要藥。
2. 劑型設計原理
- 煎膏外用法:
分階段煎煮不同藥組,避免揮發性成分損失;先製稀膏後濃縮,確保有效成分溶出。 - 局部作用機理:
清熱解毒藥物直接作用於眼表,消炎退紅;收斂藥減少分泌物;活血藥改善局部循環;冰片、麝香促進吸收。
3. 推論整體功效
全方以「清瀉肝膽火毒」為主,輔以「活血通絡、收斂生肌」,適用於因熱毒上攻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眼疾,如眵多黏結、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而「五輪不損」的條件,暗示病位尚在氣分或淺層組織(如結膜、角膜),未深及眼底。
三、特色與思考
- 攻補兼施:清熱藥搭配滋潤之品,避免過燥傷陰。
- 動靜結合:麝香、冰片之「動」與五倍子、爐甘石之「靜」相制衡,既散邪又固斂。
- 傳統思維:珊瑚、豬膽等取材反映「以臓補臓」觀,而柳枝、槐枝則取象「枝條通絡」之喻。
此方體現中醫眼科「內病外治」的智慧,通過多層次用藥,調節局部與整體關係,恢復「神光發越」之生理功能。
傳統服藥法
玄精石1斤(為粗末),桂府滑石1斤(為粗末),黃連10兩,秦皮10兩(切細),龍膽草10兩,苦楝根10兩,五倍子10兩,當歸5兩,赤芍藥5兩,大梔子5兩,杏仁5兩,蕤仁5兩(搗破),槐枝2斤(切3寸許),柳枝2斤(切3寸許)。
玄精石至五倍子七味,用大鍋盛水2大桶,煎至一半去滓,將細生絹濾過,瓷器盛放;當歸至柳枝七味,亦用水2桶,煎至一半去滓,再將細生絹濾過,亦用瓷器盛放;白沙蜜5斤,先用小油搽鍋內,慢火煉蜜紫色為度,將前二次煎成藥水同煎數沸,再用生絹濾過,再熬至一半,入銅鍋內,下硼砂5兩,豬膽(大者)5個,慢火煎,用鐵鏟不住手攪,熬成稀膏。以珊瑚半兩為粗末,用水1大碗,煎數沸,去滓不用,入煎熬成稀膏半斤內,又下爐甘石2兩,黃丹2兩,用水飛過,將鐵鏟不住手攪,煎成稠膏,下上等片腦1錢,麝香1錢,研細,入藥內攪勻,於瓷器內盛放。
每用皂角子1大塊,冷水半雞子殼許,於小盞內浸化研開,點眼或洗眼亦得,臨臥點用奇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明目、通經活絡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眼部不適,建議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
相同名稱方劑
珊瑚膏,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玄精石1斤(爲粗末),桂府滑石1斤(爲粗末),黃連10兩,秦皮10兩(切細),龍膽草10兩,苦楝根10兩,五倍子10兩,當歸5兩,赤芍藥5兩,大梔子5兩,杏仁5兩,蕤仁5兩(搗破),槐枝2斤(切3寸許),柳枝2斤(切3寸許)。 主治:遠年近日不睹光明,一切雜患病眼五輪不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