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附丹

JIANG F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21%
心經 17%
腎經 17%
胃經 12%
膀胱經 8%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薑附丹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與附子等藥材配合,可有效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緩解附子等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其過於燥熱,對身體造成損傷。同時,生薑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薑附丹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的功效。與薑結合,可溫陽化寒,增強散寒止痛之效,適合治療寒凝血瘀、陽虛體寒等症。
  2. 引藥入經: 附子辛辣走竄,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發揮更強的藥效。薑能解附子的毒性,並能助附子溫陽散寒,提升藥效。

因此,薑附丹中包含附子,旨在溫陽散寒,並引導其他藥物發揮更大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薑附丹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乾薑、附子等溫熱性藥材,用於治療寒性疾病。在某些古方中記載,薑附丹的組成還會加入人尿,此舉源於古代對人尿藥用價值的理解。古人認為人尿中含有「人中黃」與「人中白」兩種物質,前者為新鮮人尿中的黃色部分,後者則是人尿久置後沉澱結晶而成。這兩種物質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因此,在使用薑附丹時加入人尿,目的是利用其所含成分與方中其他藥材產生協同作用,以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現代醫學觀點對於人尿的藥用價值持保留態度,且衛生條件亦需格外注意。臨床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現代醫學標準來評估其適用性,避免不當使用帶來健康風險。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薑附丹」,主要成分是:生薑、附子、人尿

薑附丹,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補虛益氣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寒證、陽虛證、虛勞證等。

薑附丹的組成包括生薑、附子、人尿。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薑附丹的功效

薑附丹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補虛益氣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寒證、陽虛證、虛勞證等。

薑附丹的常用主治病症包括:

  1. 傷寒陰證
  2. 癰疽發背
  3. 心胸作痛
  4. 心腹痞悶
  5. 喉庳,頤項腫
  6. 湯水不下
  7. 虛勞發熱
  8. 咳嗽吐血
  9. 男婦骨蒸勞熱
  10. 小兒急慢驚風
  11. 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
  12. 脾勞面黃肌瘦
  13. 腎勞面白骨弱
  14. 兩目昏翳,內障
  15. 脾瘧
  16. 久痢,水瀉,米穀不化
  17. 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薑附丹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薑附丹的注意事項

  1. 忌食生冷寒涼食物。
  2.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3. 陰虛火旺者慎用。
  4.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不得擅自增減藥量。

總結

薑附丹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補虛益氣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寒證、陽虛證、虛勞證等。在使用薑附丹時,應嚴格按照醫囑,不得擅自增減藥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熱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需注意用量。
  • 本方有發汗作用,感冒發熱未退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白內障肺結核肺炎瘧疾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癤和癰麻疹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腸出血骨質疏鬆症背部膿瘡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薑附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生薑(切片)5兩,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薑汁炒乾)5兩。 主治:補虛助陽,消陰。主治:傷寒陰證,癰疽發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