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脈化痰飲

TONG MAI HUA TAN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心經 14%
腎經 14%
膀胱經 14%
脾經 14%
胃經 14%
肺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通脈化痰飲」中加入人尿,主要是利用人尿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作用。人尿對於治療熱毒壅盛、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療效,但使用人尿需要確保其來源安全且經過適當處理。

通脈化痰飲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化痰止咳: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阻肺、痰濕壅盛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生薑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促進痰液排出。
  2. 調和藥性: 通脈化痰飲中其他藥物可能偏寒涼,加入生薑可起到調和藥性、溫中和胃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傷及脾胃,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脈化痰飲」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方彙精》|愛虛老人的記載,通脈化痰飲由人尿(書中指的是童便)和生薑汁組成,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暑毒,一切惡毒,乾霍亂卒暴之症。

方中以人尿為主,取其滋陰降火、利水消腫之功。人尿性寒,能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尤其善於引火下行,從而緩解中風暑毒、乾霍亂等熱毒熾盛的症狀。

生薑汁為輔,發揮溫胃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生薑性溫,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對於乾霍亂等寒邪侵襲、脾胃虛寒的病症尤為適宜。同時,生薑還具有開痰下氣的功效,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痰濕,恢復氣機的暢通。

兩味藥合用,寒溫並施,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溫中散寒,標本兼顧。人尿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消除熱毒病因;生薑溫中散寒,開痰下氣,改善體內環境,恢復氣機運行。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中風暑毒、乾霍亂等急症的效果。

古文內容分析

(治中風暑毒。並一切惡毒。乾霍亂卒暴之症。)

童便(為君),生薑汁(為佐)

二味和勻溫服。立解。每童便一小盞。入薑汁一匙。蓋童便降火。薑汁開痰下氣也。

這段古文簡明扼要地描述了通脈化痰飲的主治、組成、用法和功效。

  • 「治中風暑毒。並一切惡毒。乾霍亂卒暴之症」:明確指出了該方劑的適應症,包括中風暑毒、各種惡毒引起的疾病以及乾霍亂等急症。
  • 「童便(為君),生薑汁(為佐)」:指明瞭方劑的組成,其中童便為主藥,生薑汁為輔藥。
  • 「二味和勻溫服。立解」:說明瞭該方劑的服用方法,即將童便和生薑汁混合均勻,溫熱服用,可以迅速緩解症狀。
  • 「每童便一小盞。入薑汁一匙」:提供了大致的用量參考,即一小杯童便加入一勺生薑汁。
  • 「蓋童便降火。薑汁開痰下氣也」:簡要解釋了藥物的功效,童便可以降火,生薑汁可以開痰、順氣。

總體而言,該方劑通過人尿的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和生薑的溫中散寒、開痰下氣作用,來治療中風暑毒、乾霍亂等急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標本兼顧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童便1小盞,薑汁1匙。
2味和勻,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霍亂心內膜炎心包炎細菌性食物中毒四肢麻痺癱瘓二尖瓣狹窄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上吐下瀉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通脈化痰飲, 出處:《古方匯精》卷一。 組成:童便1小盞,薑汁1匙。 主治:中風暑毒,一切惡毒,乾霍亂卒暴之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