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破血金丹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消腫之功效。破血金丹常用於治療血瘀氣滯所致的痛經、經閉等症,香附可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疼痛。
2. 調和氣血:香附能調節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的狀態。破血金丹中常加入活血化瘀藥物,香附可與之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促進瘀血消散,改善患者的症狀。
破血金丹方劑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止痛,活血化瘀: 艾葉性溫,入肝經,具有溫經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經痛、痛經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溫陽散寒,助藥力: 破血金丹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月經不調等症,艾葉的溫陽散寒作用能有效助藥力,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起到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的效果。
因此,艾葉在破血金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改善寒凝血瘀症狀,更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使其整體療效更顯著。
破血金丹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破血金丹主要用於治療血瘀證,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 補血養血: 當歸亦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提升機體免疫力。破血金丹在活血化瘀的同時,亦需注重補血,以避免因失血過多而導致身體虛弱。當歸的補血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氣血雙虧的狀況。
破血金丹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 紅花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其能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破血金丹方劑中加入紅花,可以有效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破血金丹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胸痛、腹痛、經閉、癥瘕等症狀,桃仁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 消腫止痛:桃仁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破血金丹中加入桃仁,能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幫助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破血金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婦女月經不通,腹痛有塊者」,其病機屬氣滯血瘀,導致經脈閉阻。臨床表現為月經不至、下腹脹痛或刺痛,觸診可及硬塊,舌質黯或有瘀斑,脈沉澀。此方以破血行氣、散瘀通經為核心,針對瘀血內停之實證,非虛弱體質所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香附(醋制,10兩)
- 行氣解鬱:香附為「氣中血藥」,善疏肝理氣,醋制後增強入肝散結之力,主攻氣滯所致血瘀。
- 調經止痛:其性辛散,能通調沖任二脈,緩解因氣機不暢引發的腹痛。
2. 臣藥:當歸(酒浸醋煮,2兩)、紅花(1兩)、桃仁(1兩)
- 當歸:酒浸後活血力增,醋煮引入血分,養血活血兼備,防破血過猛傷正。
- 紅花:專入血分,活血通經,散瘀消癥,與當歸協力化瘀。
- 桃仁:去皮尖減苦燥之性,破血潤燥,針對瘀血內結之腹痛硬塊。
3. 佐藥:艾葉(焙乾,4兩)
- 溫經止血:焙乾後減其辛烈,溫而不燥,能暖胞宮、散寒凝,助氣血運行。
- 佐制涼性:平衡紅花、桃仁破血之偏,防止寒凝血滯復發。
4. 使藥:醋糊為丸,淡醋湯送服
- 醋制增效:醋味酸收,引藥入肝經血分,增散瘀之效;丸劑緩攻,防峻藥傷胃。
- 協同破瘀:淡醋湯送服,取其酸斂助藥力直達病所,兼緩急止痛。
全方配伍特點
氣血兼治,溫通並行:以香附疏氣為先導,配合當歸、紅花、桃仁破血逐瘀,佐艾葉溫通防寒凝,形成「行氣—活血—溫經」梯隊。
攻補適度:當歸養血防耗血,醋制緩和藥性,使破瘀不傷正,適用於瘀血實證而體未大虛者。
此方體現「不通則痛」之治則,針對氣滯血瘀閉經,從調氣、破血、溫宮三層面切入,為傳統婦科瘀證代表方之一。
傳統服藥法
香附10兩(醋制),艾葉4兩(焙乾),當歸2兩(酒浸1宿,醋煮,焙乾),紅花1兩(焙乾),桃仁1兩(去皮尖)。
上為末,醋糊為丸。
每服2錢,淡醋湯送下,早、晚各服1次。經通藥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破血金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香附10兩(醋制),艾葉4兩(焙乾),當歸2兩(酒浸1宿,醋煮,焙乾),紅花1兩(焙乾),桃仁1兩(去皮尖)。 主治:婦女月經不通,腹痛有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