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半夏湯

JU HONG BAN X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5%
肺經 35%
胃經 23%
心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橘紅半夏湯中包含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咳:橘皮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寬中、止咳化痰的功效。橘皮能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對於痰氣交阻、咳嗽氣喘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半夏:半夏性寒,味辛,入脾經、肺經,善化痰止嘔,但其寒性較強,容易損傷脾胃。橘皮性溫,可以溫暖脾胃,與半夏相配,既能發揮化痰止咳的功效,又能避免損傷脾胃,起到協調作用。

橘紅半夏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由於半夏具有以下功效: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能降胃氣,止嘔逆,用於治療痰飲阻滯所致的咳嗽、嘔吐、呃逆等症。橘紅具有理氣止咳的作用,與半夏搭配,可以更有效地降逆止嘔。
  2. 燥濕化痰: 半夏入肺經,能燥濕化痰,對於痰多粘稠、咳痰不爽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橘紅亦能燥濕化痰,兩者合用,可增強化痰的效果。

橘紅半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橘紅辛溫,半夏辛溫微寒,兩者性偏燥烈,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緩和,能調和藥性,避免燥烈傷陰,使藥物更平和,更利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解毒調和的作用,與橘紅、半夏合用,能增強止咳化痰、降逆止嘔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橘紅半夏湯」中的藿香,具有解表化濕、醒脾開胃的功效。藿香能夠幫助改善因外感風寒或濕邪所致的不適,並增強食欲,與橘紅、半夏等藥材相配,可以更好地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功能。

主治功效


橘紅半夏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橘皮:理氣化痰,和胃止痛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 藿香:芳香化濕,和胃止瀉

綜觀古籍,橘紅半夏湯的主要功效與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針對胃虛氣逆之嘔吐

《類證治裁》明載:「胃虛氣逆者,橘紅半夏湯加蔞、杏苦降之。」此方主要針對因胃氣虛弱,導致氣機上逆引起的嘔吐。產後婦女因氣血耗損,易致胃虛,出現嘔逆,《濟陰綱目》亦云:「橘紅半夏湯,治產後胃虛嘔逆。」此證之嘔,多為食後即吐,與暴吐、反胃、翻胃等病機有所不同。《雜病源流犀燭》指出:「食已則吐謂嘔吐(橘紅半夏湯)」。

治療原理:

  • 理氣化痰,降逆止嘔: 橘皮理氣行滯,半夏燥濕化痰,二者合用可使氣機條暢,痰濕得化,胃氣得以下降,從而止嘔。
  • 和胃止痛: 橘皮亦能和胃止痛,緩解胃虛不適。
  • 芳香化濕,和胃止瀉: 藿香能芳香化濕,和胃止瀉,對於濕邪困阻脾胃所致的嘔吐有一定療效。
  • 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甘草調和藥性,同時兼有益氣和中之效,輔助諸藥發揮作用。

2. 針對痰氣上逆之嘔吐

《銀海指南》指出:「橘紅半夏湯,治痰氣上逆。」此方亦可用於治療因痰氣阻滯,氣機上逆引起的嘔吐。

治療原理:

  • 化痰降逆,和胃止嘔: 本方中橘皮、半夏合用,可燥濕化痰,使痰氣下降,恢復胃氣的正常運轉,達到止嘔之效。
  • 生薑輔助: 顧錫《銀海指南》提及「濃煎,加生薑汁服」;顧靖遠《顧松園醫鏡》提及「生薑(開痰止嘔)」,生薑在此處能增強方劑開痰止嘔之功。

3. 針對心下痰飲之嘔吐

《顧松園醫鏡》中提到:「《金匱》雲: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痰飲故也。宜此為主。」意指橘紅半夏湯亦可用於治療因心下有痰飲,阻滯氣機而致的嘔吐。此類嘔吐患者往往不覺口渴,與一般熱證嘔吐有所區別。

治療原理:

  • 化痰消飲,降逆止嘔: 方中半夏可燥濕化痰,橘皮能理氣化痰,二藥合用可消散心下痰飲,使氣機得以暢通,從而止嘔。

4. 針對中脘之嘔吐

《雜病源流犀燭》及《沈氏尊生書》均有提及:「食已則吐謂嘔吐(橘紅半夏湯)」。《雜病源流犀燭》更深入剖析:「邪在中脘之氣交者,盡有二脘之病…中脘則當食畢之時,亦嘔亦吐,謂之嘔吐(宜橘紅半夏湯)。」指出此方適用於中脘(胃)氣機不調導致的,食後即吐之嘔吐。

治療原理:

  • 調和中焦,理氣化痰: 此方能調和中焦氣機,使氣機升降有序。同時,橘皮半夏合用,可化解中焦痰濕,使胃氣和降,從而止嘔。

總結:

橘紅半夏湯的主要功效為理氣化痰、燥濕降逆,和胃止嘔。其主要針對胃虛氣逆、痰氣上逆、心下痰飲以及中脘氣機不調所致的嘔吐。此方用藥平和,雖為止嘔之方,亦需辨證施治,不可一概而論。

傳統服藥法


橘皮1兩,半夏半兩,甘草(炙)半兩,藿香3兩。
上銼。
每服5錢,加生薑5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橘紅半夏湯,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三。 組成:橘皮1兩,半夏半兩,甘草(炙)半兩,藿香3兩。 主治:産後胃虛嘔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