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氣填精湯

固氣填精湯

GU QI TIAN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16%
肺經 15%
肝經 14%
腎經 12%
大腸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4%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固氣填精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氣: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的功效。方劑中加入人參,有助於提升患者的元氣,改善氣虛所導致的乏力、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為「固氣」奠定基礎。
  • 益精填精:人參還具備補精益髓的功效,可改善腎精不足所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昏眼花、失眠多夢等症狀。方劑中加入人參,能夠補充精血,有助於恢復身體的元氣,達到「填精」的功效。

因此,「固氣填精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補氣益氣,同時也能益精填精,達到固本培元、恢復身體機能的效果。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黃耆,可補益中氣,提升人體正氣,抵抗外邪入侵,並改善氣虛導致的乏力、自汗、易感冒等症狀。

2. 補中益氣,填精益髓: 黃耆不僅補氣固表,更能補中益氣,達到填精益髓的效果。氣血充足,精氣才能充盈,有助於改善腎虛、精虧等症狀,提升身體機能。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白朮,是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補中益氣,並能燥濕利水,固護脾土,防止氣血津液外泄。

對於氣虛精虧所致的症狀,白朮能健脾益氣,補充氣血,同時利水滲濕,減少水濕對脾胃的影響,進一步提升脾胃運化能力,促進精氣生成,從而達到固氣填精的效果。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氣虛精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健忘等症狀,熟地黃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固氣託陽,配合方中其他藥材: 「固氣填精湯」主要針對氣虛精虧的患者,熟地黃滋陰補腎,與方中其他補氣固陽的藥材相配合,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達到固氣填精,改善患者體質的效果。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滋養精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其補血作用能增強氣血,而滋養精血則能固本培元,有助於改善氣虛、精虧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當歸性溫和,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物更易於發揮作用。例如,與人參、黃芪等補氣藥材配合,能起到相輔相成、增強補氣填精的效果。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養血,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氣血不足、瘀血阻滯,從而達到固本培元、強健體魄的作用。這與固氣填精湯的補氣填精、強壯體質的功效相一致。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精血生成: 三七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從而促進營養物質和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爲精血的生成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綜上,三七的加入既能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精血生成,從而增強固氣填精湯的功效,使其更好地發揮補氣填精、強壯體質的作用。

固氣填精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暢氣血: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之效。方中若出現氣虛、血瘀等症狀,荊芥可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為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2. 輔助固氣填精:荊芥不僅能疏散風寒,同時還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此作用可輔助方中其他藥材補益氣血、填精壯腎,達到固氣填精之目的。

總之,荊芥在固氣填精湯中起到疏風散寒、通暢氣血、輔助固氣填精等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固氣填精湯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妊娠期間因行房過度、氣隨精脫,導致小產後血崩不止之危證。其病機核心為「水虧火盛」(腎陰虛而相火妄動)、「氣隨血脫」,屬本虛標急之症。方名「固氣填精」點明治療關鍵:急固元氣以止崩速填腎精以固本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人參(一兩)、黃耆(一兩,生用)

    • 大補脾肺之氣,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重用二藥速救氣脫。生黃耆性走而不守,尤善固表止脫。
  2. 白朮(五錢,土炒)

    • 土炒增強健脾之力,與參、耆協同恢復中氣攝血之功,從源頭控制血崩。
  3. 大熟地(一兩,九蒸)、當歸(五錢,酒洗)

    • 熟地九蒸後滋膩性減,專補腎精;當歸酒洗助活血,與熟地共奏「填精養血」之效,針對小產後精血驟虧。
  4. 三七(三錢,研末衝服)

    • 化瘀止血之聖藥,止血不留瘀,尤適血崩兼見離經之血(小產後瘀滯可能)。
  5. 芥穗(二錢,炒黑)

    • 炒黑入血分,輕揚之性引藥達表,兼收止血之效,協三七「塞流」以治標。

組方特點與機理

  • 氣血精同補,標本兼顧:參、耆、朮固氣攝血為君;熟地、當歸填精養血為臣;三七、芥穗止血為佐使。符合「塞流(止血)、澄源(固本)、復舊(補虛)」治崩三法。
  • 動靜結合:補氣藥性「動」以防滯,熟地性「靜」需參、耆推動,避免滋膩礙胃。
  • 年齡加減:年過四十者「參、耆倍用,熟地減半」,因高齡多氣虛陽衰,恐熟地陰柔傷陽,反映因人制宜之辨證思維。

此方設計嚴謹,針對氣脫血崩之急症,通過補氣統血、填精固脫、化瘀止血三層機制,達成「一劑血止,四劑全愈」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黃耆1兩(生用),白朮5錢(土炒),大熟地1兩(9蒸),當歸5錢(酒洗),三七3錢(研末,衝),芥穗2錢(炒黑)。
急固其氣,大補其精。
水煎服。服1劑而血止,2劑而身安,4劑則全愈。
若年逾四十,參、耆宜倍用,熟地宜減半用,以其氣虛火衰世。否則,每令氣脫不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固脫、補血養血、止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妊婦因行房氣脫,水虧火盛,以致小産,血崩不止。孕婦及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肌梗塞低血壓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

相同名稱方劑


固氣填精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生用),白朮5錢(土炒),大熟地1兩(9蒸),當歸5錢(酒洗),三七3錢(研末,衝),芥穗2錢(炒黑)。 主治:急固其氣,大補其精。主治:妊婦因行房氣脫,水虧火盛,以致小産,血崩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