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柴胡,是基於柴胡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契合。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退熱除煩的功效。該方以柴胡為君藥,主治陽明經熱邪上炎,症見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柴胡能疏肝泄熱,使熱邪下降,並能升舉陽氣,使機體抵抗力增強,達到退熱除煩的效果。
此外,柴胡還具有解鬱作用,可緩解因熱邪上炎引起的胸悶氣短、心煩意亂等症狀,進一步增強了該方治療效果。
柴胡下熱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柴胡下熱湯主治陽明經熱證,症狀如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黃芩可以清泄陽明經的熱邪,並降解體內熱毒,配合柴胡疏肝解鬱,達到清熱解毒、退熱止渴的效果。
- 止血生肌: 黃芩還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潰爛、出血等症狀。柴胡下熱湯中加入黃芩,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同時也起到止血生肌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澤瀉,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之功效。
-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柴胡下熱湯主要用於治療熱邪蘊結,氣機不利之證。澤瀉能利水滲濕,使體內濕熱得以排出,有助於清熱解毒,促進機體恢復。
- 配合柴胡疏肝解鬱: 柴胡善於疏肝解鬱,而澤瀉則能利水滲濕,兩者相輔相成,能有效化解肝鬱濕熱,達到清熱利濕,疏肝解鬱之功效。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升麻,乃因其具有升散解表之功效,有助於疏散風邪,清熱解毒。
升麻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升陽舉陷、解毒散瘀之功效。柴胡下熱湯主治外感風熱、內有鬱熱,症見發熱、頭痛、胸悶、口渴、脈數等。而升麻可以幫助柴胡疏解表熱,並將鬱熱向上引發,達到清熱解毒、宣散風熱的作用,從而促進病邪的排出。
因此,升麻的加入,可以增強柴胡下熱湯的清熱解毒、升散解表之功效,使其治療效果更佳。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芒硝,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瀉熱解毒:芒硝性寒,味鹹,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通便之效。柴胡下熱湯主治熱邪入營,症見高熱、神昏、煩躁不安、口渴引飲等,芒硝可清熱解毒,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毒素排出,減輕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 引藥下行:芒硝入腸道後,會吸收水分,使腸道內壓力升高,促使藥物下行,深入營血,達到治療效果。柴胡下熱湯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黃芩等,多偏於清熱解表,芒硝的加入可以引藥下行,使其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改善營血熱證。
柴胡下熱湯的組成中,包含玄參,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涼血滋陰: 柴胡下熱湯主治溫熱病熱入營血,症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渴引飲、舌絳苔黃、脈數等。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滋陰之效,可與柴胡等藥共同清熱解毒,緩解熱入營血的症狀。
- 配伍增效: 玄參與柴胡、黃芩等藥物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玄參甘苦寒涼,可制約黃芩的燥性,防止藥性過燥,避免傷陰。同時,玄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柴胡、黃芩等藥物清熱解毒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提高藥效。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考量其清熱利尿、除煩止渴的功效。
淡竹葉味甘淡,性寒,入心、胃經。其清熱利尿的功效有助於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除煩,並可促進體內熱毒排出。
此外,淡竹葉具有除煩止渴的功效,可緩解患者因熱毒內蘊而引起的煩躁不安、口渴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
柴胡下熱湯中的生地黃,主要起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
- 柴胡下熱湯主治外感熱邪,症見發熱、頭痛、口渴、便祕等。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清解熱邪,緩解發熱、口渴等症狀。
- 熱邪傷陰,可導致陰虛內熱,表現為口乾舌燥、便祕等。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滋養陰液,緩解陰虛內熱,進而改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可以清解熱邪,還可以滋養陰液,使柴胡下熱湯的清熱解表、滋陰潤燥功效更加完善,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下熱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中散寒,助柴胡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但若患者脾胃虛寒,則柴胡易傷脾陽,導致寒邪更甚。乾薑溫中散寒,可助柴胡疏肝解鬱之功,不傷脾陽,且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
二、 促進血液循環,助柴胡清熱解毒。 乾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並配合柴胡清熱解毒,加速病邪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柴胡下熱湯 」,以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玄參、淡竹葉、生地黃、乾薑等九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臟損傷和其它疾病。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柴胡下熱湯 」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臟損傷和其它疾病。該方劑中,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等藥物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緩解肝臟損傷的症狀。而玄參、淡竹葉、生地黃、乾薑等藥物則具有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幫助疏通肝氣,增強脾胃功能,從而改善肝臟損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3兩,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芒消3兩,玄參6兩,淡竹葉(切)1升,生地黃(切)1升,乾薑2兩。
上切。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平旦分3服。
忌蕪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下熱湯,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組成:柴胡3兩,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芒消3兩,玄參6兩,淡竹葉(切)1升,生地黃(切)1升,乾薑2兩。 主治:肝勞。熱悶,關格不通,精神不守,氣逆上胸,熱炎炎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