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石膏湯

CHAI HU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肺經 16%
脾經 13%
心經 13%
肝經 13%
三焦經 8%
心包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5%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石膏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之效,能解除肝氣鬱結,使氣血流通,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發熱、頭痛、胸悶、脅痛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2. 清熱解表: 柴胡亦具清熱解表之功,能清解外感風熱,對於發熱、惡寒、無汗、口渴、脈浮等症狀,能有效退熱解表。

柴胡在柴胡石膏湯中發揮疏肝解鬱、清熱解表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表、疏肝解鬱的治療目的。

柴胡石膏湯方中加入石膏,主要原因在於石膏的清熱瀉火之效。

柴胡石膏湯主治陽明經熱證,患者常出現高熱、口渴、煩躁、便祕等症狀。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

石膏能清解陽明經的熱邪,使熱邪下降,達到清熱解表、退熱止渴之效,並能緩解便祕,配合柴胡、黃芩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的效果。

柴胡石膏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清熱利溼: 柴胡石膏湯主治陽明經實熱證,赤茯苓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配合柴胡、石膏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瀉火、利濕解暑的作用,緩解患者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2. 健脾滲濕: 赤茯苓同時具有健脾滲濕的功效,可以改善濕熱鬱阻所致的脾胃不適,例如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這對於一些伴隨脾胃不適的陽明經實熱患者,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柴胡石膏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健脾利濕,助柴胡清熱解表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柴胡石膏湯以柴胡、石膏清熱解表,但若脾胃虛弱,則會影響藥效的發揮。白朮健脾,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吸收,並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配合柴胡石膏湯的清熱解表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石膏湯為一經典中醫處方,用於治療外感熱病,見有發熱、口渴、汗出不暢等症。方中玉竹之加入,意在滋陰潤燥,增液止渴。玉竹味甘性平,歸肺、胃經,能滋補肺胃之陰,清熱生津,對熱病後期陰津耗損者尤為適宜。與柴胡、石膏等解表清熱藥配合,不僅能強化清熱作用,更可防止清熱藥過度傷陰,確保治療全面而溫和。尤其在熱病過程中,患者常見陰虛火旺,玉竹之滋陰特性恰可平衡此態勢,使整個方劑既清熱又滋陰,達到病機調和,促進康復之目的。

柴胡石膏湯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熄風止痙: 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對於柴胡石膏湯所治的陽明經熱證,伴有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搐痙攣等症狀,羚羊角可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緩解熱邪入營、神志不清、筋脈痙攣等病症。
  2. 配伍增效,相輔相成: 羚羊角與柴胡、石膏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柴胡疏肝解鬱,石膏清熱瀉火,羚羊角則清熱解毒,熄風止痙,三者合用,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治療陽明經熱證所致的高熱神昏、抽搐痙攣等症狀。

柴胡石膏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柴胡石膏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明經熱證,患者常伴有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症狀。梔子能清解陽明經之熱,緩解患者的熱象。
  2. 和解少陽:柴胡石膏湯中柴胡和解少陽,但熱邪熾盛,易傷陰液。梔子入肝經,可疏肝理氣,配合柴胡,有助於和解少陽,使清熱之力更加順暢,避免傷陰。

柴胡石膏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為了增強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桑白皮味甘、寒,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柴胡石膏湯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惡寒、口渴、汗出、咽痛等。桑白皮的加入,可以加強清熱解表之力,同時宣肺止咳,使肺氣通暢,有利於邪氣外解,緩解咳嗽、咽痛等症狀。此外,桑白皮亦能利水消腫,對風熱所致的痰濕壅塞也有輔助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柴胡石膏湯 」,主要成分為:柴胡、石膏、赤茯苓、白朮、玉竹、羚羊角、梔子、桑白皮等,組成皆為中藥材。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玉竹具有清熱潤燥、益氣補陰、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等功效。

羚羊角具有清熱、鎮驚、安神和清肝益腎等功效。

此方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傷寒超過10天,潮熱依舊沒有退的症狀。

柴胡石膏湯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益氣補陰、補氣利水等功效,可緩解患者因傷寒引起的潮熱、口乾舌燥、疲倦無力、水腫等症狀。

中藥方劑「 柴胡石膏湯 」,結合各種中藥材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傷寒超過10天,潮熱依舊沒有退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1兩,石膏(碎)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1兩,萎蕤1兩,羚羊角(鎊)1兩,梔子仁1分,桑根白皮(銼)3分。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2. 本方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用,以免加重體虛。
  3. 本方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氣喘陰道炎白帶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陰囊搔癢口乾口渴四肢感到疼痛怕冷身體發低熱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石膏湯,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白虎湯加柴胡、黃芩、半夏。 主治:暑嗽喘渴。

柴胡石膏湯,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五。 組成:柴胡、石膏、黃芩、荊芥、前胡、茯苓、升麻、桑皮、甘草。 主治:婦人濕熱陰痛、陰癢。

柴胡石膏湯, 出處:《袖珍》卷四引《聖惠》。 組成:柴胡4兩,甘草2兩,石膏8兩。 主治:妊婦傷暑,頭痛惡寒,身熱躁悶,四肢疼痛,項背拘急,口乾燥。少陽陽明,外感挾火,頭痛口乾,身熱惡寒拘急。

柴胡石膏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柴胡(去苗)1兩,石膏(碎)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1兩,萎蕤1兩,羚羊角(鎊)1兩,梔子仁1分,桑根白皮(銼)3分。 主治:傷寒10日以上,潮熱不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