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玉膏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排毒的功效。黃玉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毒火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等症狀,大黃在此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瘡瘍的消退。黃玉膏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玉膏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此膏方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之證,而黃柏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 涼血止血: 黃柏亦具有涼血止血之效。此膏方也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或因濕熱而引起的出血,黃柏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黃柏作為黃玉膏的組成成分,可有效改善濕熱及血熱之症,並達到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黃玉膏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玉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熱蘊結等症,黃芩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 涼血止血: 黃芩還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作用,可抑制出血,促進凝血,有助於緩解傷口出血、血熱妄行等症狀。黃玉膏中添加黃芩,可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黃玉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黃玉膏多用於治療血虛、血瘀導致的病症,而當歸正好能補血活血,改善氣血循環,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 協調藥性: 黃玉膏中其他藥材多偏燥熱,而當歸性溫和,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協調,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黃玉膏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黃玉膏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燒傷燙傷等症,梔子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 解毒消腫:梔子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黃玉膏中的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梔子與之配合,可增強解毒消腫的療效,加速傷口修復。
主治功效
黃玉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黃玉膏主要治療「瘡瘍紅腫堅硬,脣角乾痛,鼻孔生瘡」等症狀。其組成藥物及其功效如下:
大黃: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大黃苦寒,能瀉熱通便,並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對於因熱毒瘀滯導致的瘡瘍紅腫堅硬,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其瀉熱作用能控制炎症反應,活血化瘀則能促進腫脹消散。
黃柏: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苦寒,善於清泄下焦濕熱,並能瀉火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以及因火毒內盛引起的紅腫疼痛,均有較好的療效。
黃芩: 清熱燥濕、涼血止血。黃芩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瘡瘍處的炎症反應,並能針對伴隨出血或滲液的症狀加以改善。
當歸: 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當歸甘溫,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瘡瘍癒合不良,同時其活血止痛的功效,能緩解瘡瘍的疼痛症狀。 在黃玉膏中,當歸的加入,可能主要在於緩解因長期炎症引起的組織損傷及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梔子: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梔子苦寒,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的力度,並能利濕消腫。
治療原理:
黃玉膏的治療原理在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方中藥物多為苦寒之品,具有明顯的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作用,能有效控制瘡瘍的炎症反應。同時,方中加入當歸等活血藥物,則能促進瘀血的消散,加快組織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瘡瘍紅腫堅硬、疼痛等症狀的目的。 其治療策略是針對病竈的熱毒瘀滯進行整體的調整,而非單純的消炎止痛。
與《太醫院祕藏膏丹丸散方劑》中記載的膏藥比較:
《太醫院祕藏膏丹丸散方劑》中記載的膏藥,其組成以脂油、黃臘、白臘等為基底,並加入黃柏、乳香、沒藥等藥物,主治「一切諸般瘡瘍」,尤其針對「腫痛腐爛不愈,或不生膿,或不收口,疼痛不止」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同樣是清熱解毒、消腫定痛、化腐生肌。 兩者雖組成不同,但治療目標及機理上有共通之處,均是針對瘡瘍的炎症反應及組織損傷進行治療。 黃玉膏更側重於清熱解毒,而《太醫院祕藏膏丹丸散方劑》的膏藥則更注重消腫化腐生肌。 兩者可視為針對不同類型及階段的瘡瘍所選用的不同治療方案。
傳統服藥法
大黃5錢,黃柏5錢,黃芩5錢5分,當歸5錢5分,梔子5錢5分。
祛熱消腫,涼血解毒。
用香油16兩,將上藥炸枯,過濾去滓,兌白蠟2兩5錢成膏。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玉膏,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六。 組成:黃連1兩(煎汁熬膏),蜂蜜2兩,青羊膽3個(取汁),熊膽5分,冰片4分,麝香2分。 主治:暴發火眼,輕則作癢,重則赤痛,再重則腫痛。
黃玉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黃5錢,黃柏5錢,黃芩5錢5分,當歸5錢5分,梔子5錢5分。 主治:祛熱消腫,涼血解毒。主治:瘡瘍紅腫堅硬,唇角乾痛,鼻孔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