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灰散

蟾灰散

CHAN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脾經 26%
心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1%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蟾灰散中包含「蝦蟆」,指的是「蟾蜍」。此藥材並非直接使用活蟾蜍,而是取其乾燥後的「蟾酥」。

蟾酥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抗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為蟾蜍毒素,能抑制病毒複製、抗腫瘤、抗菌等,對治療疔瘡腫毒、蛇蟲咬傷、皮膚病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蟾灰散中使用「蝦蟆」 (蟾蜍) 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乾燥後的「蟾酥」來發揮解毒、消腫、止痛等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蟾灰散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行氣,消痰止咳: 橘皮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消痰止咳的功效。蟾灰散中含有蟾酥等具有毒性成分,容易損傷肺氣,而橘皮可以疏通肺氣,防止毒性損傷肺臟,同時也能幫助痰液排出,減輕咳嗽症狀。
  2.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蟾灰散中其他藥材多爲寒涼之品,容易損傷脾胃,而橘皮則能夠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減輕藥性對胃腸道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蟾灰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蟾灰散主治諸瘡瘍,其方中多用寒涼之品,如蟾酥、雄黃等,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弊的作用,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效更為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蟾蜍毒素相配伍,可增強其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並能減輕蟾酥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蟾灰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與蟾酥、雄黃等藥材共同使用,能增強清熱解毒之力,治療疔瘡、腫毒、蛇蟲咬傷等症。
  2. 消腫止痛: 青黛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在蟾灰散中,能輔助蟾酥、雄黃等藥材消散腫塊,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蟾灰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要針對「小兒齒疳」,其典型症狀包括:

  1. 牙龈腐爛:牙齦組織潰瘍壞死,可能伴隨化膿。
  2. 惡血口臭:因腐敗血肉與感染導致口氣穢濁。
  3. 牙齒脫落:牙周支持組織受損,牙齒鬆動脫落。
    古代醫家認為「齒疳」多由熱毒蘊積或虛火上炎所致,屬口腔潰瘍性疾病,嚴重者可能為壞疽性齦口炎(如走馬牙疳)。蟾灰散以局部外敷,直接作用患處,針對腐肉、潰瘍與感染問題。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乾蝦蟆(燒存性)

    • 「燒存性」製法保留部分藥性,兼具炭藥收斂與動物藥解毒特性。
    • 蟾蜍傳統用於消腫止痛、攻毒殺蟲,其燒灰後可能含有鈣質及鹼性成分,可中和潰瘍面酸性腐敗環境,抑制微生物生長。
    • 炭化後吸附力強,有助清除腐肉與滲出物。
  2. 五倍子

    • 富含鞣質,具強效收斂作用,能凝固蛋白質,促進潰瘍面癒合。
    • 抗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口腔常見病原體有抑制作用。
    • 與蟾灰協同,形成物理性覆蓋層,保護創面。
  3. 麝香

    • 少量使用取其「開竅辟穢」之性,能穿透組織,促進藥效滲透。
    • 活血散結,改善局部氣血瘀滯,緩解腫痛。
    • 芳香成分可暫時掩蓋惡臭,並抑制部分厭氧菌。

配伍邏輯
此方以「腐蝕-收斂-通透」為核心:

  • 蟾灰先行腐蝕清除壞死組織;
  • 五倍子緊接收斂止血、固化創面;
  • 麝香引藥深入並調節氣血。
    三者形成「去腐生新」的動態過程,符合中醫外科「煨膿長肉」之理。蜂蜜為賦形劑,兼具黏附與潤澤之效,緩解乾燥不適。

科學推論可能功效

  1. 抗菌抗炎:五倍子鞣酸與蟾蜍生物鹼可能協同抑制口腔致病菌。
  2. 促進止血:炭化微粒與鞣質加速凝血,減少牙齦出血。
  3. 物理保護:藥物形成薄膜,隔離外部刺激,利於組織修復。

此方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局部煨膿」的治療思路,針對齒疳惡化階段,以快速控制腐爛為首要目標。

傳統服藥法


乾蝦蟆1個(大者,燒存性),五倍子1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
蜜調,塗齒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齒疳。本方中的蝦蟆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蟾灰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 組成:乾蝦蟆1個(大者,燒存性),五倍子1錢,麝香少許。 主治:小兒走馬疳。

蟾灰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組成:蝦蟆1個(燒灰留性),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甘草(銼)1分,青黛(研)1分。 主治:小兒齒疳。牙齦腐爛,惡血口臭,牙齒脫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